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抗酸杆菌痰涂片的检出率,有助于对肺结核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43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同时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汽油漂浮集菌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直接涂片法阳性9例(20.9%),汽油漂浮集菌法检测抗酸杆菌阳性29例(67.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汽油漂浮集菌法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大大提高,方便、经济、快捷、敏感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进行分析.探讨常见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问期≥2.0ms者,统计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相关心电图改变.结果 有相关心、脑血管病史者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率、停搏的发生率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史者.结论 长R-R间期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有相对应关系,对临床药物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诊断及治疗,有效控制MBPS,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MB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56例患者分为3组治疗,治疗后3组患者MBPS均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BP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加剧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一定关系。采用长效降压药物的非特异性及按时间给药的特异性治疗,可降低MBPS。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其自主神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顺序地观察90例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和47例健康人的HRV时域、频域指标。结果: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24h HRV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2岁。因受凉后出现不规则发热伴咳嗽、咳痰、恶心、呕吐2天入院。体检:T38℃,BP88/68mmHg,P72次/min。心界正常,心率76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人院当日下午发生晕厥1次,急诊心电图(图1)可见窦性P波,P—P间期频率125次/min,R—R间期规则,心室率50次/min,P波与QRS波群无关,QRS时间0.14s。Ⅱ、Ⅲ、aVF、V4~V6呈QS型,V2~V4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1~0.25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损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血清心肌酶谱检查:CK2286U/L,CK—MB226U/L,HBDH3968U/L,肌钙蛋白T阳性。临床诊断:急性重症弥漫性心肌炎。因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次日植人临时心脏起搏器,但未能起搏,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热,皮下结节,针刺反应阳性,胸腔积液及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2年入院.临床诊断:白塞氏病.查体:营养发育正常;咽部充血,双下肢皮肤散在1~2 cm大小结节性红斑,左胫前皮肤溃疡约7×6 cm,表面有浓性分泌物;心肺无异常;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无创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ABPM成为临床高血压诊断、评价降压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24小时血压监测,避免了偶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效应”,对评价降压疗效、合理指导降压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老、中、青年龄组具有ST-T改变的心电图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年龄组的ST-T改变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心电图ST-T的改变采取相应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2008年在我院内一科进行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较日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杓型85例(35.1%),非杓型103例(42.6%),反杓型42例(17.4%),超杓型12例(4.9%),4型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03),而血尿酸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进一步分析发现,仅在高血压患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在血压正常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脏损害有关,以反杓型和超杓型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住院患者中应用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4-2008年本院内一科进行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2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n=20)、隐匿性高血压(n=55)、单纯日间高血压(n=3)、单纯夜间高血压(n=20)的检出率分别是8.3%,22.7%,1.2%,8.3%,单用诊室血压诊断高血压漏诊率较高。结论:应加强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