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抗坏血酸(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核因子-!B(NF-!B)的影响,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AP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4只。A组:由大鼠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 ml/kg。B组:大鼠股静脉滴注Vit C 15 mg/kg加生理盐水至5 ml/kg。C组:由大鼠股静脉滴注Vit C 150 mg/kg加生理盐水至5 ml/kg。另取8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8 h和24 h处死8只大鼠,采血测淀粉酶、脂肪酶、维生素C(P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I、L-6。大鼠处死时分别取胰头组织3份,一份组织HE染色,行光镜检查,按Kusske的方法,对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分别评分;一份制成超薄切片,行电镜检查;另一份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B的表达。每组另外8只大鼠观察3 d内存活情况,计算3 d成活率。结果:各组大鼠3 d内的生存率为正常对照组100%(8/8),A组0%(0/8),B组12.5%(1/8),C组50%(4/8),C组的3 d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的4项病理学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组的4项病理学评分均低于A、B组(P<0.05)。透射电镜检查示C组中分泌颗粒较少,其包膜完整、内质网轻度肿胀、线粒体清晰,未见大片坏死。SAP大鼠体内淀粉酶、脂肪酶、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增高,血清SOD和P-VC降低,胰腺组织中NF-!B活化阳性胰腺细胞数明显增多。C组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低于A、B组(P<0.05),SOD和P-VC水平高于A、B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A、B组(P<0.05),胰腺组织NF-!B活化水平低于A、B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Vit C有助于及时提高SAP大鼠的P-VC、E-SOD水平,降低体内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剂量Vit C抑制SAP大鼠体内NF-!B活化、在整体水平上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有助于机体免受自由基和过量细胞因子的损伤及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于晓峰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493-493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由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所致,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笔者根据先师郑卓人先生所传授之经验,多年来运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本病98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 40 0 0对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年龄在(81±s 5)a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 ,分为 2组 ,共有 59例病人完成治疗 ,聚乙二醇组 2 9例给予聚乙二醇 40 0 0 ,1 0g,po,bid ;乳果糖组 30例 ,给以乳果糖 ,1 5mL ,po,bid ,疗程均为 2 1d。治疗后观察病人大便次数和大便形状 ,并观察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困难等症状缓解率。结果 :聚乙二醇组经治疗后排便困难发生率由 86 %下降至 34 %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 (P <0 .0 1 ) ,与乳果糖组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且在有效病人中服药量小于乳果糖组 ,但 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聚乙二醇组治疗便秘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52 %和 1 7% ,与乳果糖组相似 (P >0 .0 5)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9% ,与乳果糖组相近 (P >0 .0 5)。结论 :聚乙二醇 40 0 0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探讨残胃病变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海市华东医院1990年至2003年间3479例残胃患者(残胃组)和3400例同期患者(对照组)的胃镜及病理检查、Hp检测情况,对两组Hp感染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残胃组的不同年龄、性别、术后随访时间、手术方式、有否胆汁反流及各种残胃病变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残胃组Hp感染率为26.56%,明显低于对照组58.26%(P<0.01).②残胃患者年龄越大,Hp感染率越低(P<0.01),而不同性别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胃镜随访时间<6个月、6个月~5年、6~10年、11~20年、>20年,残胃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0.74%、32.93%、26.22%、10.89%、1.85%,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Billroth Ⅰ式Hp感染率(37.62%)高于BillrothⅡ式和Roux-en-y胃肠重建术式Hp感染率(19.12%、29.24%),3种术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⑤残胃炎、残胃溃疡、残胃癌变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58%、61.12%、65.03%,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⑥残胃伴及不伴胆汁反流者Hp感染率分别为7.49%、31.59%,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残胃患者Hp感染率低,且与年龄、手术术式、术后生存时间等相关,而与性别无关.残胃患者应定期行胃镜及病理检查,并选择性地根治Hp.  相似文献   
5.
老年胰腺癌与糖尿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老年胰腺癌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华东医院老年(≥60岁)胰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胰腺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例分析、评价老年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结果1.老年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以黄疸、消瘦、腹胀和上腹不适为主。2.在胰腺癌组中2年内确诊糖尿病有31例(39.24%),而对照组中有4例(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中糖尿病病史两年以上有11例(13.92%),对照组中有6例(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罹患胰头癌比例高,且CA199阳性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胰腺癌的继发性的临床伴发症状,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血糖异常波动,须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刘燕  于晓峰  邹健 《华西医学》2015,(2):270-274
目的系统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术前应用英夫利昔(IFX)是否提高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2013年4月,搜集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术前应用IFX是否提高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的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结果应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IFX组和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47,2.07),P=0.97],克罗恩病患者中IFX组和对照组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2,95%CI(0.87,1.98),P=0.19]。结论有限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IFX并不增加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质子泵抑制剂(PPIs)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但部分患者对抑酸治疗的疗效不佳,称为难治性GERD。目的:研究难治性GERD患者食管内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物性质,以探讨难治性GERD症状形成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华东医院确诊的难治性GERD患者36例,以PPls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的12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行24h阻抗-pH监测,根据反流物pH值和阻抗值,分析比较两组的反流情况。结果:难治性GERD组24h总反流和弱酸反流次数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98(58,136)和62(40,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酸反流次数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难治性GERD组的气体反流和液气混合反流次数分别为48(31,61)和41(22,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2);液体反流次数无明显差异(P=0.757)。结论:弱酸反流在难治性GERD患者症状形成中起一定的作用,气体反流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感知。  相似文献   
8.
张伟  于晓峰  赵沄  王兴鹏 《检验医学》2006,21(6):647-649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萃取丙酮呼吸试验用于糖尿病(DM)检测。方法按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新DM诊断标准随机选取15例2型DM患者,空腹8h以上,采用Tedlar气袋收集呼出气体,气体样品在30min内进行分析。采用GC-MS和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通过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纤维萃取呼出气体的丙酮,并迅速与五氟苯基羟胺的氢氯化物(PFBHA)在纤维上反应,在数十秒内生成丙酮肟,由GC分析测定肟的含量。结果DM患者呼出气体中丙酮含量均高于1.71ppmv,而在对照组中测定值均低于0.77ppmv。结论采用GC-MS和SPME法是测定人体呼吸中丙酮含量敏感而有效的方法,可能尝试作为DM全新检测和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残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患者58例为残胃1组(良性消化性溃疡术后),83例为残胃2组(早期胃癌术后),分别进行胃镜、病理组织学及Hp检测.结果 残胃1组患者胃黏膜炎症(P>0.05)、活动性(P<0.05)和Hp感染发生率(P<0.05)等均高于残胃2组.两组Hp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及活动性等均高于未感染者(P<0.05),而未感染者在残胃2组中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较感染者更多见(P<0.05).残胃2组Hp检出率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且癌前病变与Hp感染有相关性(P<0.05).结论 术后残胃黏膜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urcot综合征的内镜特点及遗传特性。方法 回顾1976-2004年所有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符合Turcot综合征定义的共有2例,结合文献,探讨该综合征的特点。结果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型1例为男性,55岁,遗传性非腺瘤病结直肠癌型(lynch综合征)1例,为女性,58岁。两者均以结肠病变为首发症状,都死于脑部胶质细胞瘤。结论 Turcot综合征为少见遗传病,对其加强监测,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