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6岁。因“上感”于入院前2天给予0.2%甲硝隆静脉滴注,投药2分钟左右,病人感头昏、心悸,继之出现皮肤奇痒、颜面肿胀,呼吸困难而急症入院。既往对青、链霉素、四环索过敏。直体:血压12、阶P/,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声音嘶哑。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广泛融合性弥漫性红色丘疹,有搔痕。扁桃腺Ⅱ°~Ⅲ°肿大,有脓苔附着。心肺(一)。肝脾未们及。无病理神经征。血象:WBC10×109/L.中性77%,淋巴16%,嗜酸性4%.单枚3%。尿常规及电解质正常。肝功能TTT12u。血清…  相似文献   
2.
患者苏××,男,25岁,因头皮疖肿于1979年4月26日用庆大霉素治疗。首次肌注4万单位约三分钟后,感头昏;15分钟后在归途中突感恶心、呕吐、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由行人护送入急诊室。患者近两周内未用任何药物,过去无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7℃,脉博细弱,血压60/40mmHg,神清,燥动,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未见皮疹。颈软,心音低钝,心率130次/分,齐。血象:白细胞总数12000/mm~3,中性75%,酸性15%,淋巴10%。入急诊室后诊断为庆大霉素  相似文献   
3.
口服氨苄青霉素致瘀胆型肝炎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  严之纯 《贵州医药》2000,24(5):285-285
例1:男性,58岁,因乏力,纳差,尿黄,目黄40+天于1996年12月20日入院.病前因患"神经根炎"服用安必仙(0.5,每日3次),连续服药1周后突然出现乏力、纳差,小便色黄如浓茶.于我院门诊查肝功能,示ALT>1000U/L,总胆红质为128μmol/L,一分钟胆红质为24.4μmol/L.诊断: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予茵桅黄及中药治疗近1个月无效.因黄疸加重、总胆红质升至256μmol/L、一分钟胆红质70μmol/L而收入院.体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相似文献   
4.
黄堂珍  严之纯 《贵州医药》1989,13(5):277-278
我院于1980年1月~1988年4月共收治肝硬化406例,其中60岁以上者45例占11.08%.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转归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5例老年肝硬化(下称老年组)男性39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为6.5:1。年龄从60~78岁,以60~65岁多见占75.55%,平均为63.4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7例占60%、酒精性及胆汁性肝硬化各4例占17.77%.血吸虫性和心源性肝硬化各2例占8.90%、原因不明肝硬化6例占13.33%。另从同期住院的59岁以下肝硬化361例中,随机  相似文献   
5.
患者唐××,男性,43岁。因间歇性腹痛、畏寒发热3~+月于1985年4月26日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无放射痛,继之畏寒发热,体温达39℃以上,且伴腹泻、解粘液便,每日4~7次,量少,住本系统医院诊断为“胰腺炎”,经抗炎、对症治疗1周缓解出院。2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体温达40℃,第二次住本系统医院,经系统的血、尿淀粉酶测定、血培养、胸片、胃肠钡餐检查,胆囊、胆管造影,B 型超声等检查无阳性发现,肝功能;仅 GPT 轻度升高,对症及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1985年4月26日以腹痛原因、肝炎?转入我院。病后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3公斤。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史。家中无类似疾患。检查:体温39.7℃,急性病容、痛苦貌、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7岁。病人于20多天前,无何诱因感头昏、乏力、恶心、继之持续性发热,体温38~40℃,曾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病情渐重。8天前突然出现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放射至腰部,恶心、呕吐并昏厥约半小时,于某县医院急诊检查血淀粉酶64u,尿淀粉酶128u(温氏法),拟诊急性胰腺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干部。因持续发热、消瘦1月余干1996年11月26日入院。入院前1月余无何诱因畏冷、发热,体温38℃~39℃,疲乏无力,曾住职工医院给先锋霉素及氟美松治疗半月,体温稍平稳出院。出院数天又高热持续不退,伴咳嗽、气促、食饮不振,体重下降约6kg而注入我科。既往HBsAg(+),无结核史。无旅居国外史。否认有性乱及吸毒史。病前无输血史。体检:T37.8℃,P80次/分,R22次/分,Bp14/skPa,一般情况差,消瘦,神智清楚,无反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们及,咽部充血,心肺(-),肝脾未们及。实验室检查:WBC3.gXIc9/L,…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陈某,男,16岁,学生。住院号:298829。患者10天前无何诱因始腹痛,排粘液血便,每日10多次伴里急后重,无呕吐及发热。某县医院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用氟赈酸、输液等处理。症状无好转且腹胀进行性加重于lop年8月10日下午7时入院。患者自幼大便不成形,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及便秘,曾多家医院诊治,均按“消化不良”、“结肠炎”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既往无结核、肝炎、血便及外科手术史。体检:Th7.6℃,即14/gkl,a,急性痛苦病害,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特殊。腹膨隆,未见静脉曲张及…  相似文献   
9.
肥达氏反应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8年4月~1990年3月,对500例伤寒与非伤寒疾病患者肥达氏反应进行了前瞻性观察。本文就肥达氏反应对伤寒的诊断意义作了再评价,并对非伤寒疾病患者肥达氏反应“阳性”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病历报告例一:男性,56岁,干部,1982年四月13日10时20分猝然死亡。生前健康无恙。当日早晨起床后,进食面条一碗,未去上班,10时20分其女儿突然听到楼上地板“扑冬”一声响,随即上楼发现其父死于地板上。单位及家属不明死因。请法医鉴定和我院病理科尸检,尸检发现胰腺重65克,肿胀,质软,包膜有散在出血灶,切面结构不清,亦见散在出血灶,尤以体尾部明显,镜下见胰腺实质弥漫性凝固性坏死体成片出血,小血管壁坏死并部分血管壁破裂,胰腺间质中及周围脂肪组织亦有坏死。肺泡有充血渗出液,左侧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伴左肺萎缩及胸廊塌陷,主动脉轻度粥样硬化。右前额皮肤擦伤,其它脏器无病变。病理诊断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肺永肿,右前额皮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