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2组(奇数为R组,偶数为S组),术中分别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R组麻醉诱导用瑞芬太尼持续微泵输注,并于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S组麻醉诱导给一首剂量舒芬太尼,然后再持续微泵输注,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停止泵注,术后常规送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疼痛评分≥4分静注给予曲马多止痛。观察记录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变化(heart rate,HR)、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恢复室情况及在恢复室停留时间等。结果麻醉诱导后至拔管这段时间S组MAP明显高于R组(P〈0.05)。疼痛发生率R组明显高于S组(分别为22例和1例,χ2=31.093,P=0.00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R组10例,S组2例,R组明显高于S组(χ2=6.667,P=0.010);R组和S组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分别为(56±15)min和(35±11)min,R组明显长于S组(t=6.184,P=0.000)。结论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控制平稳,持续输注舒芬太尼组在术后止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和减少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瑞芬太尼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和产道异常的产妇,排除原发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镇痛组(镇痛组):宫口开张1—3Cm产妇疼痛难忍要求镇痛时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0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常规处理组(常规组):仅进行心理安慰和暗示。观察产程各阶段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各产程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缩宫素使用提前,使用量增加,潜伏期延长但在正常时间内,与常规组相比第二产程缩短,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理想。结论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鼻咽部手术防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56例择期行全麻下鼻咽部手术的患儿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2组均采用静脉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1.5mg/kg,阿曲库铵0.5mμg/kg,其中S组用舒芬术尼0.5—0.6μg/kg,F组用芬太尼5~6μg/kg,术中维持用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监测记录入室、气管插管后、术中、术毕的血压、心率;监测术毕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Rs)。结果2组患者麻醉效果都较满意,术毕时F组的血压、心率较S组高(P〈0.05);S组患儿在拔管后大部分表现比较安静,2组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躁动的患儿明显较S组要多(P〈0.05)。结论患儿在全麻下行鼻咽部手术时,用舒芬太尼诱导可为患儿提供术中及术后充分的镇痛和镇静,副作用小,降低了术后躁动发生率,作用要优于芬太尼,从而提高患儿麻醉恢复质量和恢复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和产道异常的产妇,排除原发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镇痛组(q):宫口开张1~3cm产妇疼痛难忍要求镇痛时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0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gg·mL^-1;常规处理组(d):仅进行心理安慰和暗示。观察产程各阶段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q组各产程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缩宫素使用提前,使用量增加,潜伏期延长但在正常时间内,与d组相比第二产程缩短,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理想。结论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行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产妇133例采用病例对照,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66例)与氯普鲁卡因组(67例)。罗哌卡因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 氯普鲁卡因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氯普鲁卡因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达峰效应时间)、血压变化(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术中寒战、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下肢麻木)以及肌松满意度。结果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达峰效应时间分别为(6.91±1.54)min、(61.54±5.31)min、(11.79±4.12)min, 均短于罗哌卡因组的(9.65±1.92)min、(83.57±6.69)min、(18.32±4.81)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8、21.05、8.41, 均P < 0.001);两组麻醉10 min、麻醉结束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但氯普鲁卡因组的升高幅度较小, 两组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