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多段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对58例合并股骨颈/干骨折、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或开放穿钉.结果:58例病人随访6~24个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6.8个月,优良率达94%以上.均无伤后感染、肺炎、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干交锁,该钉保持了正常的颈于角,通过髓腔中央承受压力传导.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重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持续发热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以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2年5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患者236例的临床资料,筛选术后持续性发热患者,比较分析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处理方法。结果:本组236例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发热35例,主要原因为感染22例,脾静脉血栓5例,原因不明8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32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感染伴肝肾功能衰竭1例,重症肺炎1例,脾静脉血栓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肝功能分级差、手术时间>4h、术后未进行全肠外营养、术后血小板明显升高是引起患者持续发热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而发热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持续发热的原因复杂,临床应根据发热危险因素,严格筛选可手术者,围术期有效抗感染,增强患者营养状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有效减少术后持续发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术中胆管造影在复杂类型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LC中,为复杂类型胆囊炎56例行术中胆道造影。结果:56例中除1例胆囊管结石嵌顿靠近胆总管侧插管失败外,余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98.2%。结论:在复杂类型胆囊炎患者中开展术中胆管造影摄片,可辩认三管关系,了解胆囊管的长度,明确有无胆囊管或胆总管结石残留,了解胆总管下段有无相对性狭窄,避免损伤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提高了LC的安全性,降低了LC中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PCNL )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2年12月行MPCNL治疗47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术前资料、并发症和结石取净率等临床资料,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结果47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一期手术380例,二期手术93例,三期手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137.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4天。术中发现肾积脓19例直接行二期手术,12例未留置肾造瘘管。结石一次取净率为82.2%,总取净率为92.3%。术后发热79例(16.7%),其中高热6例(7.6%),术后尿外渗13例(2.7%),术后继发大出血5例(1.1%),2例予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方法痊愈,3例予以肾动脉造影+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痊愈。结论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MPCNL开展早期宜选择结石相对简单、单纯的病例,待手术技巧与经验提高后再过渡到复杂性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南通市是原麻风病中流行区,其中海安县、如皋市属高流行区。自1957年起,南通市实施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至1997年8月,南通市区和所辖6县(市)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麻风病基本消灭指标,并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的验收。1 流行情况至1997年底,南通市累计发现并登记的麻风病5723例,分布在全市266个乡(镇)。其中男性4001例,女性1722例;儿童850例,占14.85%。其间治愈4520例,治愈率为78.98%;累计复发150例,复发率为3.32%;现有现症病人37例,分布在全市33个乡(镇),患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治疗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再辅以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19例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随访12 ̄36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2 ̄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滑脱复位情况:17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10%,2例小于20%。临床效果评价:优11例,良8例。结论:通过对19例Ⅱ度及以上峡部型腰椎滑脱症行外科手术治疗,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椎体间撑开,有限复位并获得可靠的融合,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恢复了腰椎良好力线,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1年1月常德市第五人民医院72例手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23.6%,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感染5例,近期上消化道出血3例,大量腹水2例,术后持续发热3例,血小板异常升高及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分析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163例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4.1%),包括腹腔出血2例(1.2%),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2.5%),术后感染11例(6.7%),术后大量腹水6例(3.7%).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院后1年内死亡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结论: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操作;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尽量避免急诊手术,特别是年龄大,肝功能差,反复出血,顽固性腹水患者尤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微创可行性.方法:分析38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