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整体修复29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肖利华  王毅  杨新吉  鲁小中 《眼科》2006,15(5):348-350
目的探讨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手术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9例(29眼)眼眶内下壁骨折患者。方法对29例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者采用整体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HA)修复。对比观察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程度,眼眶CT观察术后骨折修复情况。主要指标眼球突出度,复视程度。眼眶CT影像。结果29例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术中,加例眼球内陷全部矫正,9例欠矫1~2mm,4例术后复视未完全缓解。结论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是一种眼眶骨折修复的新方法,效果好,并发症少。(眼科,2006,15:348-350)  相似文献   
2.
例1 患者男性,35岁,因左眼球突出3个月,于2004年2月到我院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经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右眼裸眼视力0.5,不能矫正.左眼球向前突出4 mm,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眼底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尿Bence Jones蛋白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9岁,主因发现右眼眶外侧皮肤包块,伴疼痛1个月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右眼眶外壁皮肤有包块隆起,局部压痛明显,无明显红肿、头痛及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右眶泪腺区肿瘤,有骨破坏,遂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右眼眶外壁皮肤局部隆起,范围约4 cm×5 cm大小,扁平,无红肿,压痛明显,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4.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临床多见,而Ⅱ型患者非常少见,且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收治了4例合并眼眶肿瘤的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种类、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选择60例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的眶颅沟通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54例行MRI扫描,其中增强扫描42例。20例行视神经管X光像。经翼点入路切除肿瘤12例,经额入路切除肿瘤21例。结果:最常见的阳性体征是眼球突出、眶压升高和视力下降等,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较多见的眶颅沟通肿瘤是脑膜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和转移癌。眶颅沟通肿瘤的CT、MRI扫描及视神经孔X光像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眶颅沟通的途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颅交界骨壁。全切肿瘤32例,次全切肿瘤1例。结论:掌握各种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种分类,综合运用CT、MRI和X光等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翼点入路和经额入路是眶颅沟通肿瘤的重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眼眶神经纤维瘤病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眶CT扫描诊断神经纤维瘤病 I 型(NF1)的应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NF1眼眶CT征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结果:NF1眼眶CT的主要表现为:上睑肥厚,眶周及颞、颧部丛状神经纤维瘤;蝶骨发育不良,蝶骨大小翼或额骨眶板缺失;颅眶骨畸形,眶腔不对称性扩大,眶上、下裂及视神经孔扩大;眼球突出,体积增大;眶内软组织肿块;泪腺肿大,眼外肌肥厚,视神经增粗.结论:眼眶CT扫描对NF1病变侵犯范围、能否手术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和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异同。方法使用AFM观察TAO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特点。结果AFM扫描范围为80μm×80μm时2组细胞均为长梭形,细胞直径均>80μm,未观察到明显差异。扫描范围为1μm×1μm时2组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质,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相对粗糙,隆起结构起伏较大,排列疏密不均,其平均粗糙度为(36.480±8.146)nm;对照组细胞膜表面相对光滑,隆起结构起伏较小,排列疏密均匀,其平均粗糙度为(32.189±7.819)nm;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粗糙度大于对照组(t=4.342,P<0.05)。结论 AFM可清楚直观地观察到眼眶前脂肪细胞膜的微观结构及三维成像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观察细胞膜表面微观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8.
严欢  于秀婷  鲁小中  丁琢  李月月  肖利华 《眼科》2013,22(2):115-116
患者女性,48岁。因右眼被铁丝扎伤后视物不见2小时,于2011年6月24日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右眼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因眼内炎症反应加重,于2011年6月26日在上级医院急诊在局麻下行"右眼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玻璃体腔注药、视网膜冷冻、硅油填充术"。于2011年10月6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的出现,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近年来不断被拓展到各个学科和领域,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眼眶肿瘤诊断方面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眼科和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2006年9月-2007年12月眼眶肿瘤超声造影检查36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2岁,2004年7月12日因“右眼视力下降2年,发现眼球突出2个月”来诊并入往我院,体检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规力0.6,不能矫正。眼前节检查示见异常,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色淡红,轻隆起,边界清,黄斑结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