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光眼术后抗纤维增殖应用尿激酶的临床观察安徽省立医院顾宝文山东省立医院赵志凛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区纤维组织增生,阻塞滤过通道所致。我们用尿激酶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即将失败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本文共11例11眼,其...  相似文献   
2.
视野是眼科临床主要的视功能检测手段。常规计算机视野如今已普遍应用,但仍然无法发现最早期的视野缺损。为此,短波长视野、运动觉视野、倍频视野、高通分辨和模型辨别视野、自动瞳孔视野、闪烁视野、微视野、客观视野等多种新型视野检查方法被开发。本文对这些新型视野检查的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LASIK术后角膜瓣再次复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原因及其再次复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所有18眼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患者均进行再次复位。结果:所有LASIK术后角膜瓣的移位,再次复位后均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及角膜瓣对位。结论:LASIK术后严密的观察、防止外伤、及时的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角膜瓣移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顾宝文  吴德正  梁炯基 《眼科》2000,9(1):10-13
为观察青光眼患者三种视锥细胞视觉运动觉的变化,我们分别应用蓝、绿、红条状视标显示于黄、紫及青色背景,同时保持视标与背景间丰亮度对比的方法,以分离三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功能。结果显示青光眼三种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受损,且蓝和绿视锥细胞受损更严重。从而提示视锥细胞的视觉运动觉,可以早期反映青光眼视神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IK)后上皮植入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对LASIK术后上皮植入143眼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发生与手术中操作不当密切相关。系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上皮植入的发展。结论规范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处理措施是防治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眼底杯盘比大于05者31例(58眼),进行视觉运动觉检查,以检查视功能损害情况。同时应用Humphrey视野24°-2或30°-2程序检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二者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6379%、4310%,其间的异常检出率明显相关,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而表明,对大视杯者,视觉运动觉检查较Humphrey视野检查,更能早期的反映视神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许多患在内眼手术后常伴有眼内纤维形成,明显地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过去,许多学将预防术后纤维形成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也发生了许多并发症,甚至还相当严重,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细胞因子被提纯,并证实它们与伤口愈合,纤维形成之间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为临床预防,治疗内眼术后纤维形成带来希望,本就过去防止内眼术后纤维形成的药物作了一回顾,并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与弱视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PhNR)对比分析,探讨PhNR在弱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人30名60只眼(年龄5~35岁),弱视48例60只眼(5~35岁),选择蓝色背景光(亮度为25 cd/m2),刺激光为红色光(亮度2 cds/m2)下进行明视负波检查,再根据视觉发育敏感期分为<12岁和≥12岁两个年龄组,记录各种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 (1)弱视组PhNR反应振幅均值均较正常组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弱视组PhNR潜伏期和正常组相 似,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正常人≥12岁年龄组PhNR反应振幅均值较<12岁年龄组降低,潜伏期延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弱视患者PhNR反应振幅降低,与正常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hNR可以作为弱视患者的一个视功能评价指标,弱视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2)≥12岁PhNR的反应振幅较<12岁降低,潜伏期延迟,提示PhNR反应与年龄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