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眼眶结核1例     
患者男性,41岁。2014年5月19日因偶然触及左眼球突出10余天而至我院就诊入院。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4,右眼眼球突出14 mm,左眼眼球突出16 mm。左眼眼睑肿胀,眼眶内颞侧上缘可扪及一类圆形包块,边界尚清楚,活动度欠佳,局部无红肿热痛。双眼各方向运动自如,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行全身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输血前常规、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彩色超声:左眼睑实性包块,左眼睑皮下见11 mm ×9 mm ×6 mm边界不清低回声团块,回声欠均,CDFI示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眼眶CT:双侧眼球泪腺区外上方中等密度影,左侧较右侧明显;右侧上颌窦炎。胸片:右下肺团片状影。肺部CT:两肺病变,考虑感染;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眼眶MRI平扫+增强(图1-4):双眼眼眶内眼球外上方小结节状异常信号影, T1 WI 呈稍低信号, T2 WI 呈高信号, fs T2 WI呈稍高信号,T1 WI增强明显,后缘与泪腺边界不清,左侧较右侧明显,左眼球、眼外肌及视神经无受压,周围软组织稍肿胀、渗出,右侧上颌窦液性信号集聚,右侧腮腺区呈不均匀强化。胸部平片(图5):右侧肋膈角钝,右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双眼眶内肿瘤。入院后第3天在局麻下行左侧经外路开眶眶内肿瘤摘除术,术中将肿瘤完整摘除,约14 mm ×10 mm ×2 mm大小,质地中等,色白(图6)。活体组织病理报告(图7):(左眼眶)结核性肉芽肿性炎,见坏死及多核巨细胞反应。术后予抗结核药物联合抗炎抗感染对症处理,术后第3天出院,嘱患者继续至感染科进一步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2.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常规泪囊按摩结合局部点用抗生素眼液无效的40例5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6月龄后局部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治疗,常规探通次数为1次。平均随访1a,观察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56眼中使用泪道探通术共治愈53眼,治愈率为94.6%。患儿年龄6月龄时的治愈率为100%,随年龄增长治愈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应尽早为宜。泪道探通术操作简单,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其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40例(40眼)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I期清创缝合后Ⅱ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13.18±8.45)个月。结果本组术后40眼中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9眼,视力不变7眼,视力下降4眼。功能治愈27眼(67.50%);解剖治愈9眼(22.50%);未愈4眼(10.00%)。主要远期并发症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眼球开放性外伤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眼球,并保持眼球的外形,部分能挽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