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术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02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术后3~12mo行玻璃体腔硅油取出术。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术后3mo患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下眼压(16.09±3.58mmHg)、硅油取出术后6mo眼压(14.69±3.10mmHg)均高于术前(6.78±1.90mmHg)(均P<0.05)。硅油取出术后6mo,15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无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外环扎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视网膜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  相似文献   

2.
朱本虎  邱海雁  杨文忠  方亦军 《国际眼科》2017,10(11):2077-2080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2.8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改变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4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采用2.8mm透明角膜切口的100例100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口位置分为A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55眼)、B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4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采用波前像差分析仪测定角膜波前像差,记录角膜6mm范围内高阶像差的变化。

结果:术后1d,1wk,1、3mo,两组患者BCVA(LogMAR值)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d、1wk、1mo时BCVA(LogMAR值)均低于B组(P<0.05); 术后1wk,1、3mo两组患者SIA均降低(P<0.05),A组术后不同时间点SIA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d两组患者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上升,术后1wk,1、3mo逐渐降低,A组术后1d、1wk时SRI、SAI均低于B组(P<0.05); 术后3mo,A组角膜表面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s,tHOAs)、四阶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S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采用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轻手术对角膜形态的影响,降低角膜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3.
邱海雁  翁景宁 《眼科研究》2011,29(6):521-524
背景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途径。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系统对PCO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2只,用电脑随机选号法随机分为BSS+BSS组、BSS+GCV组、HSV-tk+BSS组及HSV-tk+GCV组,每组3只。兔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术,术中依据分组情况分别在晶状体囊袋中注入0.1mlBSS或携带有HSV-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术后12h分别在BSS+BSS组和HSV-tk+BSS组兔眼前房注入0.1mlBSS,BSS+GCV组及HSV-tk+GCV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入GCV,每日1次,共3次。术后裂隙灯下观察眼前节情况,PCO分级按照Couderc的方法。术后4周摘除兔眼,采用Miyake-Apple法观察PCO情况,显微镜下取出晶状体囊袋后以电子天平称出整个囊袋湿质量,并行晶状体囊袋的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3d各组均可见角膜轻度水肿与房水混浊,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术后4周,HSV-tk+GCV组PCO明显轻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647、H=2.939、H=2.884,P〈O.05),而BSS+BSS组、BSS+GCV组、HSV-tk+BSS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0.631、H=0.924、H=0.589,P〉0.05)。Miyake-Apple法观察显示,HSV-tk+GCV组PCO面积与密度小于其他3组,晶状体囊袋湿质量也明显轻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93、q=10.15、q=10.07,P〈O.05),BSS+BSS组、BSS+GCV组、HSV-tk+BSS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22、q=0.07、q=015,P〉0.05)。囊袋组织学检查提示HSV-tk+GCV组可见少量赤道部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并向后囊膜迁移,在囊袋外周形成稀薄的soemmering环,在中央部无细胞和皮质,或仅形成单细胞层纤维膜。BSS+BSS组、BSS+GCV组、HSV—tk+BSS组可见大量赤道部LECs增生和迁移,在囊袋外周部soemmering环稠厚,在中央部形成多细胞层纤维膜。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HSV-tk/GCV系统能有效抑制PCO。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 /丙氧鸟苷 (GCV)系统对后囊混浊(PCO)的抑制作用及对眼前段组织的毒副作用。 方法 新西兰白兔 1 2只 ,随机均分成 4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后 ,分组处理 :平衡盐溶液 (BSS) +BSS组 ,BSS+GCV组 ,HSV- TK+BSS组及 HSV- TK+GCV组。术后 4周取眼球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1 ) PCO情况 :各组外周部均形成泽默林环 ,中央部 PCO,HSV- TK+GCV组明显轻于其余 3组 (P<0 .0 5 ) ,其余 3组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 (2 )毒副作用 :HSV- TK+GCV组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较重 ,且有虹膜睫状体上皮变性坏死 ;HSV- TK+BSS组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较轻 ,无虹膜睫状体上皮损伤 ;其余 2组无炎症反应与组织损伤。 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 HSV- TK/ GCV系统能够有效抑制 PCO,但对虹膜睫状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邱海雁  陈健康  郭霞 《浙江医学》2009,31(3):343-343
眼球遭遇顿挫伤或爆炸伤时,极易发生虹膜根部离断。当离断范围超过5mm时,又极易形成双瞳,引起畏光及单眼复视等。我院采用改良式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对虹膜根部离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将成  钟建  邱海雁 《浙江医学》2014,(15):1334-1335
眼球穿孔伤多为严重的眼外伤急症,致盲率较高,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近半年来我们对42例眼球穿孔伤及时进行手术处理,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巩膜灯笼状成形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2例单眼盲患者行眼内容物剜除、巩膜灯笼状成形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2例患者义眼座居中,无1例暴露、脱出及感染。25例义眼座位置良,7例一般;27例义眼座活动优,5例为良。结论巩膜灯笼状成形HA义眼座植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65年Lincoff等改进了加压不放液技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避免了许多并发症,使得此手术在临床广泛运用。国内有关不放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报道很多,但为了形成“新的锯齿缘”以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多数都联合巩膜环扎手术。我们对适合从外路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运用最小量巩膜外手术方法,采用冷凝加不放液的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后囊混浊概述后囊混浊 ( PCO)又称后发性白内障 ( after-cataract) ,是目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并发症。 PCO发生率一般术后 5年成人为 5 0 % ,幼儿可达 1 0 0 % [1] 。目前研究表明 ,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与分化 ,并分泌胶原与细胞外基质是 PCO形成的主要细胞生物学基础[2 ] 。目前 PCO的临床治疗主要是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但由于其昂贵的治疗费用及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眼内压增高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3 ] 。眼科界对 PCO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手术方式的改进到人工晶体材料的选择与造型设计及表面修饰 ,再到一些药物的应用 ,但仍不能找到一条既安全又有效的防治途径。2 后囊混浊的基因治疗现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通过基因治疗来防治 PCO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新颖的探索。2 .1 后囊混浊基因治疗策略2 .1 .1 自杀基因治疗 研究发现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产生的酶能将对人体无毒或低毒的核苷酸类似物代谢成特殊的中间产物 ,这种中间产物在细胞内一系列酶的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