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评估后巩膜收缩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2月 至2017年04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行后巩膜收缩术的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45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的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对相关计量资料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分别为(494±31)、(299±24)、(256±24)、(200±22)、(168±25)μ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8.6±2.1)、(28.9±2.0)、(29.3±2.0)mm,与术前[(30.5±2.2)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眼轴(29.8±2.1)m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分别为(-15.14±5.16)D、(-15.64±5.05)D,与术前[(-17.33±7.4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48),术后6、12个月的屈光度分别为(-15.96±4.97)D、(-17.05±5.10)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后巩膜收缩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虹膜夹型(IC-PIOL)和房角支撑型(AS-PIOL)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情况.方法 应用手术植入IC-PIOL组23例35只眼,等效球镜(SE)(-9.38~-24.13)D;植入AS-PIOL组22例31只眼,SE(-9.88~-22.25)D.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内皮、瞳孔、人工晶状体等情况.结果 术前IC-PIOL组和AS-PIOL组UCVA,BCVA,SE和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两组组内UCVA、BCVA和SE均显著改善,术后7d至18个月两组组内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时IC-PIOL组和AS-PIOL组结果分别如下,安全性系数(术后BCVA/术前BCVA):1.018±0.017和1.019±0.022,有效性系数(术后UCVA/术前BCVA):0.983±0.024和0.979±0.036,两组组内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4.41%和4.46%,手术前后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瞳孔阻滞:1只眼和1只眼;瞳孔形态异常:8只眼(药物散瞳下)和4只眼;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2只眼和3只眼;光晕或眩光:2只眼和8只眼;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IC-PIOL和AS-PIOL矫正高度近视18个月内均安全、有效,远期效果和并发症需进一步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术后的波前像差,以阐明其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实验组为有晶状体眼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术后的患者20例32眼,年龄18~40岁。对照组选择年龄匹配的普通近视眼17例30眼,年龄18~39岁。使用客观型像差仪进行波前像差检测,获得整体像差、各分阶像差的均方根(RMS),及Z7、Z8、Z12项系数和像差图。结果实验组术后1月整体高阶像差(Rh)及各分阶像差的RMS均较对照组高,其中3、4阶高出最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3月Rh及各分阶像差的RMS均较对照组大(P<0.05),其中3、4阶增高最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实验组术后3月的Rh、RMS3、RMS4、RMS5、RMS7较术后1月均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阶降低最明显;RMS6较术后1月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3月的Rh与球面屈光度显著正相关(r=0.963、P=0.000;r=0.952、P=0.000)。术后1月的Rh与术前柱面屈光度呈显著正相关(r=0.428、P=0.042)。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术后眼的高阶像差高于正常眼。随着时间的推移,除RMS6外,术后1月较高的像差在术后3月时均不同程度的减少。术前球面、柱面屈光度越高,术后1月的Rh越高;术前球面屈光度越高,术后3月的Rh越高。  相似文献   
4.
角膜裂伤在基层医院很常见,本文报告了我院行急诊显微手术的角膜裂伤病人122例。本组病例的年龄、伤后入院时间、致伤原因、伤口情况及手术情况作了总结。本组病例的人、出院视力0.05以下的分别为68.0%和23.8%,0.3以上的分别为9.1%和53.3%。对处理角膜裂伤的体会是:角膜裂伤行急诊显微手术处理,能提高手术的质量,减轻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尽可能地避免伤眼的再次手术,或给再次手术创造比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摘除联合零球差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暗环境对比度视力及波前像差差异.方法 在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择28例(4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分成2组,试验组23只眼,植入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kreos AO (Bausch&Lomb,Inc),对照组21只眼,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Rayner SuperflexTM 620H);于手术术后3个月时测量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像差,全眼像差及暗环境下对比度视力.结果 (1)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比较;年龄[(52.6±5.7)岁vs.(54.1±5.9)岁,P=0.281)]、眼轴长度[(30.21±2.06) mm vs.(31.03±2.03) mm,P=0.289]、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4.68±0.10 vs.4.63±0.12 P=0.248)、人工晶状体度数[ (4.8±2.98)D vs (3.42±3.83)D,P=0.235]、术后等效球镜度数[(-2.53±1.25)D vs(-2.12±0.70)D,P=0.273]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4.83±0.15 vs.4.76±0.15 P=0.211)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像差比较(6 mm瞳孔直径):术后角膜球差[(0.27±0.18) μm vs (0.28±0.16) μm,P=0.905)]、全眼球差[(0.23±0.14)μm vs (0.32±0.16)μm,P=0.144)]、全眼总高阶像差[ (1.46±0.48)μm vs(1.14±0.50) μm,P=0.277]、彗差[(0.68±0.45) μm vs (0.73±0.48) μm,P =0.782]、三叶草[(0.55±0.15) μm vs (0.42±0.16) μm,P=0.3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暗环境下对比度视力:100%对比度视力(0.16±0.19vs.0.19±0.17 P=0.64) 25%对比度视力(0.39±0.20 vs.0.47±0.22 P=0.31)、10%对比度视力(0.65±0.29vs.0.78±0.31 P=0.22)、5%对比度视力(0.90±0.24 vs.0.99±0.27 P=0.40)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零球差非球面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高度近视患者,与低度数球面人工晶体比较,术后球差和像差值无减少.(2)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高度近视患者后,夜间对比度视力未好于球面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11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并对术后1周、1月就3月视力及散光进行追踪观察。与同期100例(105眼)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的病例组比较。结果 FHACO+IOL组术后视力≥0.5者,1周占92.9%,1月占94.1%,3月占96.8%;术后平均散光1  相似文献   
7.
太田痣合并脉络膜黑色素瘤一例管,瘤体下方有少量针尖状渗漏点,静脉期渗漏点增大,晚期形成强荧光区。左眼眼眶正侧位片未见异常。血尿常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正常。胸透、肝胆脾B型超声波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①左眼脉络膜黑色素瘤?②左侧太田痣。于1991年1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随访2 a观察41例76眼患有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劈裂的贴附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7.71±1.60)mm、(28.11±1.62)mm、(28.58±1.80)mm和(29.01±1.92)mm,均较术前的(30.29±2.01)mm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术后1 a眼轴长度逐渐增长至术前水平,术后2 a眼轴长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即得到提高,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最佳矫正视力持续提高,且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4眼术前伴视网膜劈裂者,术后27眼(79.41%)视网膜完全贴附;4眼(11.76%)基本贴附;3眼(8.82%)改善。术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有结膜刺激征、高眼压、眶内炎症反应、浅前房、复视及视物变形、黄斑出血复发等并发症发生,均在3个月内恢复。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理性近视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IOL)矫治高度近视眼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41例(66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15.12±3.93)D,植入PCPIOL.术后随访3年,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前房、瞳孔、PCPIOL和晶状体、眼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6个月、1、2、3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SE显著改善.术后3年时,UCVA≥0.5有86%,≥0.8有43%;BCVA未见下降,11%比术前提高1行,68%比术前提高≥2行;96%眼的实际屈光度数稳定在预期的±1.00D,57%稳定在预期的±0.50D.术后1、2、3年的角膜内皮细胞累积丢失率分别为9.26%、12.84%、18.54%.除了1只眼黄斑出血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PCPIOL矫治高度近视术后3年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角膜松解切开术(AK)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CPIOL)时矫正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高度近视患者45例(75眼),按主觉验光结果分组:联合组30例(52眼),散光度≥1D,等效球镜度为(-16.89±4.45)D,最佳矫正视力为4.69±0.24,先行AK再行ACPIOL;单纯组15例(23眼),散光度<1 D,等效球镜度为(-15.33±3.36)D,最佳矫正视力为4.82±0.17,直接行ACPIOL.术后1周、9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眼总散光度和角膜散光度的变化.使用CRAVY矢量分析法将散光分解后进行相关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观察样本的变化.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周、9个月,联合组为4.81±0.15 和4.85±0.16,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单纯组为4.88±0.16和4.93±0.14,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P=0.069).等效球镜度:术后1周、9个月,联合组为(-0.61±1.14)D和(-0.68±1.06)D,单纯组为(-0.57±0.89)D和(-0.77±0.70)D,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验光度数进行CRAVY矢量分解、换算后,术前和术后9个月,联合组为-2.10 D×0.82°和-0.44 D×92.60°,单纯组为-0.52 D×82.18°和-0.28 D×92.04°.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角膜地形图进行CRAVY矢量分解和换算后,术前和术后9个月,联合组为-1.65 D×95.59°和-0.44 D×178.70°,单纯组为-0.52 D×7.82°和-0.28 D×92.04°,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安全系数为1.03(4.85/4.69),有效系数0.79(1.66/2.10),预测性为-0.44 D.结论 AK在ACPIOL术中矫正规则性散光是安全、有效、稳定的,预测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