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眼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根治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后发性白内障(PCO)仍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长期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再次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治疗成本。临床上对于PCO分级的评价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时机的选择多基于主观经验,尚无客观定量的评价方法。PCO的客观定量分析及其与视觉质量的关系对Nd:YAG激光治疗时机的选择与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就PCO图像采集方法、PCO分级、主观和客观定量分析、与视觉质量的关系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时机选择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良好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术前精确的生物测量和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计算。非正常眼轴术前眼部生物测量精确性较低,且术后屈光状态预测与正常眼轴眼相比误差较大,这为获得术后最佳视觉质量带来了很大挑战。近期,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的临床应用,个体化的IOL度数计算公式的研发和应用,使IOL度数选择更加精确。本文针对非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前眼部参数测量及IOL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近3a最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娇娇  严宏 《眼科学报》2023,(12):782-789
目的:探究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对五种新一代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BUⅡ),Emmetropia Verifying Optical (EVO),Kane,Pearl-DGS和Hill-RBF 2.0]在高度近视患者中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20年12月—2021年9月于陕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27.00 mm行白内障联合IOL(AR40E,美国强生)植入术的患者。术眼随机分为植入CTR组(A组)和未植入CTR组(B组)。术前根据IOLMaster700测量眼部参数,使用BUⅡ公式计算所需IOL度数。记录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实际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计算并比较五种公式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PE)和绝对屈光预测误差(absolute Error,AE)。将A组和B组分别分为A1组(27.00 mm≤AL≤30.00 mm)和A2组(AL>30.00 mm);B1组(27.00 mm≤AL≤30.00 m...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眼科单中心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患者致盲病因和手术效果,为提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眼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对侧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单眼裸眼视力<0.05)患者1009例。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致盲病因和白内障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9例单眼盲患者中,男465例(46.1%),女544例(53.9%),年龄(67.7±11.9)岁。前6种致盲病因分别为青光眼[29.7%(300例)]、视网膜脱离[15.3%(154例)]、眼外伤[14.4%(145例)]、角膜病[6.4%(65例)]、高度近视[6.1%(62例)]、白内障[5.7%(58例)]。对侧眼手术前、后视力完整者989例,术后视力提高者占90.2%(892例),未提高者占9.8%(97例);386例单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提高,余603例术后视力提高者与未提高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为眼部合并其他疾病及其治疗史(均为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独立因素包括青光眼和眼部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史(均为P<0.05),其中眼部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史回归系数为-2.016,影响最大。结论 青光眼是我国西北地区行白内障手术的单眼盲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盲病因,且女性多见。单眼盲对侧眼单纯白内障患者在无禁忌证时应尽早行白内障手术。眼部合并疾病尤其青光眼的及时诊治对白内障手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