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自然病程,并分析其与手术后早期低眼压的关系。方法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连续观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46只眼。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不同填充内容分组:气体填充组11例11只眼,硅油填充组8例8只眼,平衡盐溶液(BSS)填充组27例27只眼。按手术后眼压分组: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25例25只眼,≥10 mm Hg组21例21只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第3天行UBM确定有无睫状体脱离,手术后每天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有睫状体脱离者每隔7 d复查1次,直至睫状体脱离复位,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14~35 d。结果 手术后睫状体脱离20例,占本组患者的43.5%。无睫状体脱离者26例,占本组患者的56.5%。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气体填充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 27.3%,硅油填充组25.0%,而BSS填充组为55.6%。睫状体脱离者手术后平均眼压(6.47±4.49) mm Hg (1 mm Hg=0.133 kPa),无睫状体脱离者平均眼压(15.61±7.72) mm 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1)。手术后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68.0%,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 P<0.00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患者除1例因低眼压引起视盘水肿而需行气体填充外,其余患者均在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结论 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行BSS填充患者手术后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高。绝大多数患者睫状体脱离能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改变.方法 连续观察38例38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局部应用激素组(A组)11例,术前应用醋酸强的松龙眼液点眼每小时1次,用药(4.91±1.51) d;全身激素治疗组(B组)27例,术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5 mg,3 d后剂量递减,术前用药(5.67±1.88)d.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率A组为54.5%,B组为63.0%;再次手术成功率A组为80.0%,B组为100%.A组70%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0%视力保持不变,B组68%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4%视力保持不变.初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15例患者中,14例系因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形成所致.结论 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激素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趋势上低于全身激素治疗组.两组的最终视功能改善结果无差异.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系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3.
用高速差式强化(Differentialreinforcementofhighrate,简称DRH)程序研究了慢性低浓度苯暴露对大鼠DRH操作行为的影响,同时对脑中M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浓度为1、10和100ppm时,均可改变大鼠DRH操作行为,停止暴露第6周后,仅1ppm苯所致操作行为改变能恢复;生化测定未发现苯对M受体及腺苷酸环化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氨酚待因2号片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以及大鼠甩尾法比较了氨酚待因2号片(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mg和扑热息痛300mg)与氨酚待因片(每片含磷酸可待因84mg和扑热息痫500mg)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氨酚待因2号片的镇痛强度明显高于氨酚待因片,提示氨酚待因2号片可能是一疗效更好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5.
<正> 镇痛强度大,依赖性小,滥用潜力低的镇痛剂盐酸丁丙诺啡开始在我国临床推广使用,为我国镇痛药增添了新品种。但可待因复方制剂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与国际上许多国家比较,有不少差距。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可待因复方制剂只有氨酚待因片(以下称氨酚待因片Ⅰ号,简称PC-1,每片含磷酸可待因8.4 mg和扑热息痛500 mg),开发新的可待因制剂品种是十分必要的。汕头(鱼它)滨制药厂和北京益民制药厂经卫生部审定批准,在PC-1组方的基础上,联合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巩膜扣带术中联合气体填充固定与放视网膜下液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巩膜扣带术中裂孔定位良好但裂孔周围视网膜下液较多时联合气体填充固定或放视网膜下液治疗.结果 38例38眼行巩膜扣带术,其中26眼术中联合行玻璃体腔C3F8气体填充治疗,术后23眼(88.5%)经1次手术后脱离的视网膜完全复位,12眼术中采用放视网膜下液治疗, 术后11眼(91.7%)脱离的视网膜经1次手术完全复位.结论巩膜扣带术中可联合气体填充固定代替术中放视网膜下液.巩膜扣带术联合气体填充固定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新裂孔形成.  相似文献   
7.
促蛋白合成雄性类固醇(anabolcandrogenic teroids)是一类天然及人工合成的化学结构同胆固醇相似的化合物。睾丸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体内。它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95%)和肾上腺皮质合成。此外女性卵巢也合成少量的睾丸酮。睾丸酮衍生物或类似物都具有致男性化作用.并有促蛋白合成作用。因此这类化合物被统称为促蛋白合成雄性类固醇。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成人雄性特征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双环扎手术对术前未发现裂孔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从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受双环扎手术治疗的 16例 (16只眼 )术前未发现裂孔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16例患者有 9例在术中发现有靠近锯齿缘的细小裂孔。对发现的裂孔和可疑的变性均冷冻处理 ,保留原环扎带 ,将第二条硅胶环扎带置于裂孔或可疑变性部位 ,与原环扎带间距 3 71± 0 6 5mm。其中一例因PVR严重联合做玻璃体手术和C3 F8气体填充 ,术中有 4例放视网膜下液 ,3例有过玻璃体手术史患者放玻璃体液并用 30 %C3 F8气体填充。结果 :除联合做玻璃体手术的患者术后脱离的视网膜未愈经再手术硅油填充获愈外 ,其余 15例脱离的视网膜均一次性复位。术后随访最短 3个月 ,最长 11个月 ,平均随访 4 1个月。除 1例发现有浅的网膜脱离外 ,其余视网膜复位良好 ,最终复位度 93 8%。结论 :环扎术后出现的无裂孔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仍可选择环扎手术即双环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桂君民  陈少军  刘勇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6):1699-1699,1710
Eales病是1880年由Henry Eales提出的,特征是青年人反复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特发性闭塞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周边视网膜血管.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对病变程度轻者能够有效地控制炎症复发和防止并发症,但对重型患者的疗效则明显降低[1].对于玻璃体出血延迟不吸收或出现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牵引甚至视网膜脱离则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本研究对2000年以来在我院眼科诊断为Eales病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甲苯的神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神经行为、神经电生理以及神经生化等方面详细综述了甲苯对人和动物的神经毒性。甲苯可影响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及多种脑酶活性,并能使动物的操作行为和电生理发生改变。工人长期职业接触低浓度的甲苯即有可能出现神经行为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