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膜瓣下小切口放液法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杨连洲,尤毓陆,王杰,李兴英(附属医院眼科261031)采用巩膜外加压术及环扎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封孔和放液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成功的放液有利于术后视网膜的早期复位,但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可能性[1,2]。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胸部挤压伤与视网膜出血和渗出之间的关系,早在19世纪末已有所认识(Jacobi 1868;Eales,1885),后来Beal(1909)和Purtscher(1910,1912)又描述了由于严重头部伤引起的相似的眼底改变,至今已陆续报告一百多例。  相似文献   
3.
角膜内皮细胞层的发育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是视觉器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角膜内皮细胞层在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上的完整性是保持角膜透明性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角膜内皮的研究,在其胚胎发育、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化特性及病理改变诸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一、角膜内皮细胞层的胚胎发育——神经嵴细胞分化学说的产生传统的看法认为角膜内皮来源于中胚层,1861年Kolliker确立了这一学说,他认为逐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高眼压、房角变窄、病理性视乳头凹陷及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体征,但高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国外的研究报告甚少,国内尚未见报告。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阶段可以导致角膜水肿,甚至在一次高眼压之后,个别病人可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TFs)增殖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HTFs为实验对象,分别加入0.00l~10μg/mL CsA作用48h,细胞计数观察Cs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0.00l~5μg/mL CsA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TGF-β1的分泌量。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变化。结果 CsA在.1~10μg/mL范围内以质量浓度依赖方式抑制人HTFs的增殖,IC50为0.55μg/mL,并在0.01~5μg/mL范围内刺激细胞TGF-β1的分泌。CsA作用后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主要特征为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结论 一定质量浓度的CsA可能通过直接的细胞损伤作用在促进TGF-β1分泌的同时仍显著抑制人HTFs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与青光眼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同时患视网膜脱离及青光眼的患眼,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处理,否则将有导致失明的危险。近年来,我院收治一例视网膜脱离伴发青光眼的病人,一例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病人,现报告讨论如下: 病例报告例1 丁××男 21岁住院号82—2183因双眼胀、头痛、视物模糊,于1982年2月20日因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三个月,眼压仍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我院1984年7月~1990年12月间门诊登记预约行角膜移植手术的898例(1139眼)患者致盲情况,主要致盲眼病为角膜炎症(占34.50%)和角膜外伤(占26.5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组最多,20~39岁患者占53.34%,儿童占7.35%,角膜供体材料来源匮乏,是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重要原因。本文讨论了这些疾病的构成比、预防、治疗及其社会意义,呼吁全社会关心眼库事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患者126例(126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126例(126只眼).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有42例,占33.33%;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串珠样改变或栓子形成者45例,占35.71%;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51例,占40.48%;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者41例,占32.54%,其中8例伴有视乳头新生血管,占6.35%;黄斑囊样水肿者47例,占37.30%;侧支循环形成者15例,占11.90%.结论 FFA可以很清楚地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视网膜及血管形态功能的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OCT与FFA/ICGA研究Stargardt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探讨OCT与FFA/ICGA在该病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7例(14只眼)Stargardt病患者进行FFA/ICGA检查,利用OCT观察黄斑部结构改变,测量黄斑中心凹的厚度、黄斑容积及黄斑6mm平均容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argardt病患眼视力低下,OCT观察Stargardt病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结构紊乱、变薄。中心凹厚度、黄斑容积及黄斑6mm平均容积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FFA表现为横椭圆形强透见荧光,部分合并有暗脉络膜背景荧光。ICGA则显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不同程度萎缩。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容积与矫正视力成正相关。结论OCT与FFA/ICGA均可观察Stargardt病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测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变化、对Stargardt病的诊断与病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30只胎龄为19~36周胎儿眼角膜内皮细胞层,结果胎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胎龄的增加而减少,二者呈负相关(r=-0.97,P<0.01);胎儿角膜内皮细胞间连接于胎龄31~36周趋于完整;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异型性大,六边形细胞数仅占42.62%。作者认为胎儿时期角膜内皮细胞层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