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694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219篇
  6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纳入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空间分布特征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良房颤鉴别评分(STAF)量表,提高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房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STAF评分、改良STAF评分以及LADS评分量表评价,并以STAF评分、改良STAF和LADS评分对房颤诊断与否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ROC曲线寻找各自最优截断值,比较不同预测方式对所收集病例进行房颤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STAF评分最优截断值为5分,改良STAF评分最优截断值为6分,LADS评分最优截断值为4分;处于最优截断值时,改良STAF评分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4. 1%,均较STAF评分的灵敏度(84. 6%)、特异度(82. 6%)高。结论改良STAF评分较STAF评分提高了预测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电刀或超声刀、线性切割器等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1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4d。术后住院3—5d。1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县1981至1986年乙脑流行情况,结合本县流行病学资料,利用回归分析对我县1987年乙脑流行趋势进行了预测。材料与方法1.乙脑疫苗年接种量(x_1)单位万 ml。2.前两年发病率之和(x_2),单位1/万。3.当年5、6月份降雨量之和(x_3)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4.
25种常用食物总脂质、总磷脂和主要磷脂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孙茜 《营养学报》1990,12(4):423-425
<正> 磷脂是构成生物细胞膜的基本组分,以其规律的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因而经常有一定质量的磷脂保证,是维持所有细胞健康生长和生理功能的基础。磷脂已被广泛应用为食品添加剂,由于磷脂是一种天然产物,更加适应当今世界对“非化学添加物”的需要。但目前的食物成分表均无磷脂的含量,为此对云南、陕西、辽宁等地常用食物中总脂质、总磷脂和主要磷脂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月经期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头痛。月经周期性偏头痛是指发生在月经期前、月经期或月经后的偏头痛,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它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占女性偏头痛的60%以上。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天发作,或月经后1~2天发作。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辅助沉积氮化钛陶瓷薄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离子柬辅助沉积(Ion Beam Assisted Deposition)方法在医用不锈钢317L表面制备氮化钛(TiN)陶瓷薄膜。并利用AES和XRD表征了薄膜的成分和相组成。采用显微划痕仪检测了薄膜附着力。运用电化学腐蚀方法测试了薄膜在37C的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成纤维细胞、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考察了薄膜表面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沉积TiN薄膜后,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改变。在37C的Hank’s模拟体液中,TiN薄膜样品的稳定自腐蚀电位和孔蚀击穿电位均高于317L,表现出更好的耐全面腐蚀和孔蚀性能。且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TiN薄膜无明显细胞毒性,比317L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适当的微粗糙表面更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生长。  相似文献   
7.
XGD-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XGD—l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不同浓度的XGD—l作用于植物血凝索(PHA)和刀豆索A(Con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48h和72h,用改良MTT法观察XGD—l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XGD—l对T淋巴细胞表面IL—2R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联合应用CsA和XGD—l对细胞增殖及IL—2R表达的影响。结果 XGD—l对PHA和Con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抑制作用随XGD—l剂量的递增而加强;XGD—l对PHA和ConA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阳性率从正常对照活化细胞的47.67%降为25.03%;联合应用CsA,上述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XGD-l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降低IL-2R表达,可能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及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防治。方法 4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小三阳、HBV-DNA(-)的患者术前开始联合口服拉米夫定(1amivudine)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2例乙型肝炎两对半大三阳、HBV-DNA( )的患者,术前除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外,同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共14d,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快速静脉滴注15000u静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3个月内联合口服拉米夫定及泛昔洛韦,术后3个月内治疗同前,3个月后仅口服拉米夫定维持至今。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19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1例患者第49天死于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4例患者长期存活,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已接近3年,术后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有乙型肝炎复发。结论 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泛昔洛韦联合使用可使乙型肝炎DNA阳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在肝移植前快速转阴,并能预防乙肝复发。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大量出血,其出血量多,位置深,对脑功能损害严重,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死亡率高,伤残率高为特点,治疗上非常棘手。我科自2000年5月应用北京万福特科技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技术,及术后亚低温疗法,治疗脑出血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0~70岁,术前病人浅昏迷失语,完全偏瘫12例,完全偏瘫血肿侧瞳孔散大1例。头颅CT扫描显示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1例,皮层出血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出血量最少40ml,最多112ml,发病到手术时间最短7小时,最长1周。2方法依据CT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中医期刊同其他科技期刊一样,要达到高质量,必须有一整套编辑程序。其中组稿这一环节,是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证稿件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而高质量的稿件,要靠作者去实现,所以选好作者,是保证稿件质量的关键。现仅就中医药期刊如何团结、组织作者及如何组稿,略叙管见。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