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超薄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传统的同轴3.0mm 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比较。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在我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36眼随机分为2组。微切口组: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超薄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18例18眼:小切口组: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8例18眼。分别记录两组1wk;1,3mo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手术源性散光、眼压、滤过泡的形成和并发症的情况。采用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1 wk微切口组裸眼视力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两组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1,3mo两组手术源性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mo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微切口组平均眼压15.26±3.12mmHg,小切口组平均眼压14.57±2.86mmHg,两组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功能型滤过泡和非功能型滤过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前房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超薄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能有效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初诊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地西他滨治疗18例,阿扎胞苷治疗1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69岁。根据预后积分系统分为较低危组7例和较高危组26例。所有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ORR)为54.5%(18/33),其中2例完全缓解(CR), 2例骨髓完全缓解(mCR), 5例部分缓解(PR), 9例血液学改善(HI), 6例疾病稳定(SD), 9例疾病进展(PD)。治疗期间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26例,感染15例,恶心呕吐3例,无3~4级出血和肝功能损伤。结论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初诊MDS患者的ORR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尤其在老年MDS患者中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3.
随着临床上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逐年增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不同类型患者的个体化方案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手术设备的更新,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使得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本文就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演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