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采用注射器滴注法制成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标准曲线,每隔2周测定微囊所包裹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体外释放浓度。结果:微囊形态为圆形透明颗粒状,粒径在1mm左右。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微囊中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体外每2周释放量,显示药物累积释放量与时间之间为直线关系,基本符合药物零级释放动力学。结论:滴注法制备包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囊制作方法简便,其药物体外释放稳定。  相似文献   
2.
杨静  曾明兵 《广东医学》2016,(4):564-566
目的: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将眼表健康的白内障患者150例(162眼)分为两组,颞侧组71例(78眼)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上方组79例(84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行主观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利用格瓦拉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泪河高度( TMH)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 SCSF)。结果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患者自觉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BUT与术前相比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TMH较术前稍有增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TMH较术前变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1个月两组SCS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颞侧及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眼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单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7%[1].现将本院1996年3月~2002年12月诊治的2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从基因治疗减少房水的生成,增加房水的排出,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青光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以及产前诊断治疗等几个角度着手,了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的开展及其在临床的初步运用 ,为青光眼的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从基因治疗减少房水的生成、增加房水的排出、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青光眼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以及产前诊断治疗等几个角度着手 ,讨论基因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最新的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对于泪膜稳定性评估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将其测量值与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Keratograph测量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ave)在内的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NI_BUT)结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使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进行评价, NI-BUT与传统的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tear film break-up time, FBUT)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确定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采用Bland-Altman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8个受检者(48眼),平均年龄38.7±15.2岁。BUT-f的CV和ICC分别为12.6%和0.95,BUT-ave的为9.8%和0.96。BUT-f值低于FBU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46s vs 7.46±1.92s, P < 0.01)。NI-BUT与FBUT,Schirmer Ⅰ试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BUT-f与FBUT的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 LoA)范围为4.46s,BUT-ave与FBUT的LoA范围为3.64s。

结论:Keratograph能够提供具有较好重复性和可靠性的NI-BUT数据,在干眼诊治和角膜屈光性手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i-Trace波前像差分析仪测量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的可重复性.方法 随机选取47只人工晶体眼,连续3次测量5.0mm扫描直径下高阶像差,包括总高阶像差(THOA),总慧差(TC),总球差(TSA),总三叶草(TT),以均方根(RMS)表示.3次测量的可重复性用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两次测量间的重复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左右眼高阶像差的对称性.结果 高阶像差测量3次测量ICC均大于0.73(P<0.01),两次测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r均大于0.57(P<0.01).双眼RMS值对称性分析,左右眼TSA有相关性,而THOA、TC、TT无相关性.结论 i-Trace像差分析仪在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测量的可重复性较强.TSA的RMS值双眼对称性显著,而THOA、TC、TT双眼对称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白内障患者80例(85只眼),通过5.0~5.5mm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及劈核等方法结合,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视力、散光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1天、1周、1月及3月视力达到0.5以上分别占91,7%、94,9%、94,4%及93.8%,其中视力达到1.0者分别占15.3%、36.7%、59.7%、58.6%,术前散光和术后散光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只眼术中发生玻璃体脱出。结论 小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旋转挽核以及劈核等方法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对处理硬核白内障、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在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海南省眼科医院的非成熟期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标记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6眼为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组,B组39眼为传统角膜标记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3月,检查患者裸眼远视力(UCD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综合验光查散光,Itrace查全眼散光及低阶像差,以及人工晶状体轴位旋转度数。结果:术后3月,两组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裸眼远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余散光及像差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工晶状体轴位平均旋转(2.10±1.42)°,B组人工晶状体轴位平均旋转(2.57±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施行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外光源辅助角膜标记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后行其他眼科手术可能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4年12月至1999年6月间进行各类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植入术152例,术后需行其他手术的10例患者,按常规手术和改良手术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其中按常规手术的3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眼压升高达房水引流物植入前水平。其余7例经过术中临时性结扎引流管、引流盘周引流区的保护等处理后,避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