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眼球内眶内异物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91年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童眼球内眶内异物伤6l3例665眼;其中男性561例,女性52例;眼球内异物509例,占83.0%。特点是:(1)受伤年龄高峰期12~13岁;(2)时间以每年1~2月份发生率最高;(3)首要原因是雷管鞭炮类爆炸伤;(4)非磁性异物多于磁性异物;(5)手术难度大,检查治疗配合欠佳;(6)并发症多,预后差,视力伤残重。这些特点与成人不同。主要并发症有外伤性白内障,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和混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其中528例做异物摘出手术553次,成功率93.2%;文中讨论了联合手术问题。术后视力提高者197眼(34.5%),有45眼盲目恢复了有用视力,但是仍有65.3%的受伤眼视力伤残难以恢复。最后强调预防和治疗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
应用改进的眼震图检查先天性眼球震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改进后的眼震图对先天性眼球震颤波形的分析,为其手术治疗提供较为精确的量化标准.方法改进电生理仪的视网膜电图(EOG)程序,分别记录68例患者33cm原在位、右5°、10°、15°、20°,左5°、10°、15°、20°,3m原在位及闭眼的波形,并对其中28例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眼震图进行比较.结果68例患者中,跳动型48例,其中水平跳动46例,垂直跳动2例;水平钟摆型20例.跳动型中,有代偿头位的40例,钟摆型无明显代偿头位.28例手术患者中,水平跳动型26例,水平钟摆型2例.26例跳动型患者均有中间位和代偿头位.术后20例代偿头位消失,6例代偿头位在左5°~10°.按震频、振幅、震强的分组中,处于中等震频、振幅、震强范围内的多见.结论改进的眼震图可以对眼震的振幅、震频、震强、中间位进行量化的检测,从而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本文对113例外斜视手术的手术时机、手术量及疗效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3例病人,男63例,女50例;年龄3岁~44岁。共同性外斜视91例,其中恒定性外斜视74例,间歇性外斜视17例;外斜V征17例,外斜A征5例。发病年龄从出生至30岁。术后随访时间6周~4年零9个月。1.2检查方法术前常规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去遮盖法测出病人两眼分别注视33cm和6m时斜视角,最小15△,最大为-120△,并测定向上方和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对间歇性斜视或斜视角不稳定者,常规遮盖单眼1小时后查眼位。能理解者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4.
问:我女儿今年4岁半,去年9月初和9月底各得了一次病毒性结膜炎,现在又犯了,医生建议用利巴韦林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我非常着急,担心经常用药对孩子的眼睛有害,请问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5.
马宇  曹木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19-320
目的观察和评估巩膜双层帽状腱膜瓣后肌锥内HA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患者常规行眼内容物剜除后,自巩膜壳内面,环形切开后极部巩膜,由此深入剪除视神经,从此孔迎向直肌方向剪开巩膜瓣,直视下将HA义眼座植入肌锥内。结果本组25例术后反应轻,外观及活动度好,无义眼座暴露、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术式简便易操作,术中患者痛苦小,用时少,术后能有效预防义眼座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肌联合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作用.方法 25例麻痹性内斜视应用内直肌边缘切开术减弱拮抗肌力量,应用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加强麻痹肌.结果 术前第一斜视角+30.375°(+66.25△),术后1周残余度数+6.25°(+12.15△),残余以内斜<10△为良好,良好率为88%.外转范围5.57±0.535°.结论 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可使眼球有一定的外展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与内直肌斜向缩短术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组(A组,16例)、单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B组,9例)和双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C组,11例)。A组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B组和C组中内直肌肌止端上端按照看远斜视度数缩短,肌止端下端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术后正位的评价标准为看远斜视度在±10 △ 以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访期末,A组正位占比为14/16例,显著高于B组(2/9例)和C组(4/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A组看近和看远斜视度均小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组间手术后看近和看远斜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设计术式,可以有效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优于内直肌斜向缩短手术。  相似文献   
8.
下斜肌截除术(Partial myectomy of inferior oblique,myectomy of io)是White(1942)设计的一种简便易行而且效果确实的下斜肌减弱手术,其适应症为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下斜肌功能过强(原发性和继发性)。自1979年至1988年的10年间,我们对继发性下斜肌功能过强进行此种手术45例,矫正效果较为  相似文献   
9.
上睑提肌缩短上横韧带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对 3 1例 (4 3眼 )平均年龄 11. 2 5岁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施行上睑提肌缩短联合上横韧带悬吊术。此改进的术式与常规术式不同之处在于将上睑提肌缩短术与上横韧带悬吊术两种手术相结合。结果 术后随访 6月~ 2 5年 ,平均 1 5年。治愈 41眼 ,治愈率 95 . 3 5 %,效果满意。结论 上睑提肌缩短联合上横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肯定 ,在改善功能和美学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肉毒杆菌毒素A(BTA)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CN)的效果。方法: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22例,男17例,女5例。用眼震图(ENG)检查BTA注射相应眼外肌前与注射后1wk,1,3,6mo的近、远距离眼震,视力,3级视功能情况,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注药前后视力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注药后1mo与注药前相比,远近距离原眼位的各眼震参数降低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注药后3,6mo与注药前相比近、远距离原眼位振幅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最小震强位置注药后1wk,1,3,6mo与注药前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从频数分布图中可见最小震强出现的位置有向原眼位集中的趋势。注药后3,6mo3级视功能与注药前相比仅融合范围扩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可使近、远距离原眼位眼震有所减轻,视力、代偿头位及3级视功能有所改善。注药后1mo疗效最显著,6mo后疗效下降。该方法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