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南扑灵滴眼剂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普南扑灵滴眼剂在减轻玻璃体视网膜术 (VRS)和巩膜扣带术 (SBS)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 82例 (82只眼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 41例 (41只眼 ) ,选用 0 .1%普南扑灵滴眼剂点眼 ,对照组 41例 (41只眼 ) ,选用 0 .0 2 5 %地塞米松滴眼剂点眼。观察指标为眼部疼痛、充血、前房闪辉、角膜炎症、虹膜后粘连。结果 选用 0 .1%普南扑灵滴眼剂的研究组在缓解术后眼部疼痛方面及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结论 普南扑灵能显著的减轻 VRS及 SBS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83例硅油取出时机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硅油充填的时间与视网膜复位的关系及硅油在眼内存留时间和硅油并发症产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3例(83只眼)行硅油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行硅油取出的时间为3~13个月,平均8个月。在无发生硅油相关的并发症的条件下,78例在取出硅油之后,视力无明显改变或稍有提高。角膜变性的病例,在硅油取出之后,其混浊情况无明显改变。11例青光眼在硅油取出之后眼压恢复正常者8例,5例在硅油取出之发生了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是3~6个月。硅油取出可以缓解硅油并发症的发展。硅油取出术的并发症主要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及低眼压。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巩膜扣带术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 surgery,VRS)及巩膜扣带术 (sclera buckling surgery,SBS)后高眼压的原因。方法 对 90例 VRS及 6 1例 SRS共 15 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采用术后 3天始用压平眼压计测量 ,高眼压的标准是术后眼压≥ 2 4 m m Hg。结果  15 1例患者中 ,术后发现高眼压者 30例。VRS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 2 3.33% ,SBS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为 15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6 .95 ,P <0 .0 1)。硅油充填和未行硅油充填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37.5 %和 1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8.0 8,P<0 .0 1)。无晶状体眼和有晶状体眼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34.2 %和 15 .4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35 ,P <0 .0 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导致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静脉阻塞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导致玻璃体出血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2 5 %和 3.1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77,P <0 .0 5 )。巩膜宽环扎和未行巩膜宽环扎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2 8.6 %和 7.5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86 ,P <0 .0 5 )。眼内充填和未充填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 33.3%和 3.3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7.17,P <0 .0 1)。  相似文献   
4.
陈薇婴  关禹博 《山东医药》2013,53(15):33-35
目的 分析导致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一些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80例确诊为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房水和玻璃体液进行直接涂片以及细菌和真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外伤性眼内炎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和38%,术后眼内炎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和26%.真菌阳性者经鉴定其中茄病镰刀菌7例、串珠镰刀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5例、黄曲霉菌4例、链铬孢霉菌4例.镰刀菌、曲霉菌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对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一.结论 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等,镰刀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重症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重症眼内炎的66例患者66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外伤性重症眼内炎44例44只眼,内眼手术后重症眼内炎22例22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66只患眼中,手术中摘除球内异物者19只眼,摘除晶状体者25只眼,摘除人工晶状体者6只眼,巩膜环扎者16只眼;行硅油填充者52只眼,行C3F8填充者14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2.0~25.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7.9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炎症均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为59.10%.随访期间无眼内炎复发和视网膜脱离发生.66只患眼中,58只眼视力提高,占87.90%;5只眼视力不变,占7.60%;3只眼视力下降,占4.55%.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7,P<0.0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2).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眼内填充是治疗重症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氟萘烷(PFDL)在眼内存留不同时期眼组织结构、电生理改变及相关损伤机制.方法 选择白兔前房及玻璃腔内填充不同数量的PFDL,分别于术后6h、24h、72h、7d、30d、60d,对角膜和视网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及角膜内皮镜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术后24h到术后7d,观察到的病理改变为细胞水肿等变性反应;术后第30d、60d出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下降,b波的振幅显著降低,角膜上皮及实质细胞坏死,细胞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盘变性、萎缩和坏死,细胞间及神经纤维层树突水肿等严重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角膜内皮细胞和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现有髓磷体的存在.结论 PFDL在眼内存留24h以上对视网膜及角膜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机制与PFDL的重力压迫作用、产生自由基和PFDL破坏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临床上不宜作眼内长期填充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以及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ing,SB)对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的影响。方法52例52眼单眼RD接受常规SB,手术方式包括巩膜环扎术、巩膜外冷冻术、眼内注气,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Heidelbergretinalflowmeter,HRF)检测术前患眼和对侧健眼的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灌注情况。术后随访3m。结果RD组眼底血流检测参数普遍低于健眼,SB后视乳头大血管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及术前组,颞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鼻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术后各组低于健眼(P<0.05)。结论RD眼眼底血流明显下降,其对视乳头和视网膜的血流量影响最大,在对眼底各部位影响方面,以对视乳头大血管三项指标的影响最大。而术后视网膜复位并没有改善其眼底血流,这可能是RD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 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RD) 4 7例 (4 7只眼 ) ,其中男 4 3例 ,女 4例 ,年龄 10~ 5 1岁 ,平均 (30 .3± 11.0 )岁。 17只眼继发眼球穿孔伤缝合术后 ,30只眼继发眼球钝挫伤 ,9只眼合并眼内异物。患者的 RD时间从 6小时至 2年 ,平均 (1.8± 4 .1)月。所有患者都有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和前 PVR,PVR均在 C3级以上。 4 7只眼经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 2 3只眼 (4 8.9% ) ,另 2 4只眼在 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 RD,在术后 6~ 8周分别再次行 VRS或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SBS)等 2次以上手术 ,其中再次行硅油下剥膜术 16只眼。术后随访 3~ 2 7月 ,平均 9.5月。结果 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 4 2只眼 ,部分复位 3只眼 ,失败 2只眼 ,总有效率 95 .7%。术后视力提高者 32只眼 (6 8.1% ) ;0 .0 1以上视力 2 9只眼 (6 1.7% )。10只眼采用 m ERG检测比较 ,有 6只眼术后总反应密度较术前有所提高。硅油填充术 4 1只眼 ,3~ 15月  相似文献   
9.
ROLS全视野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ROL S(reinverting operating system )即称再翻转直立正像手术透镜系统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期间在显微镜下应用 ROL S完成 10 9例 (10 9只眼 )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83只眼 (76 .1%) ,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8只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17只眼 ,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31只眼 ,后极裂孔性视网膜离 17只眼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 6只眼(2 3.9%) ,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 10只眼 ,中央静脉分支阻塞并发视网膜脱离 9只眼 ,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取出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7只眼。 10 9只眼均在 ROL S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10 9只眼经过 3~2 5个月随访 ,平均为 (8.4± 4.9)个月。一次手术复位 96只眼 (占 88.1%) ,未复位 13只眼 (占 11.9%)。 5只眼经两次手术成功 ,最终解剖复位 10 1只眼 ,成功率达 92 .7%。视力增加者 77只眼 (占 70 .6 %) ,不变者 2 8只眼 (占2 5 .7%) ,视力减退者 4只眼 (占 3.7%)。最佳视力达 0 .5。结论 应用 ROL S全视网膜镜可为术者提供一个较高倍率 ,较稳定的从黄斑到锯齿缘的全景视网膜观察。使术中完成气液交换 ,切除前 PVR,施行周边 36 0度视网膜切开或切除 ,彻底完成硅油与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R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3月经不同术式治疗的黄斑裂孔性 RD连续病例 192例患者 196只眼 ,其中采用单纯注气术 10 2只眼 ,注气术联合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ing surgery,SBS) 5 2只眼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surgery,VRS)联合 SBS18只眼。随访 2~ 6 1个月 ,平均 7.6± 10 .5个月。结果 复位 16 4只眼 (83.6 7% ) ,好转 16只眼 (8.16 % ) ,16只眼 (8.16 % )失败 ,总有效率 91.84 % ,其中单纯注气术组有效率 93.13% ,注气联合 SBS组94 .2 3% ,VRS组 83.33% ,VRS联合 SBS组 88.89%。最终治愈的 180只眼中视力提高者 92只眼 (5 1.11% ) ,其中单纯注气术组 4 4 .12 % ,注气联合 SBS组 5 3.85 % ,VRS组 5 0 .0 0 % ,VRS联合 SBS组 5 0 .0 0 %。有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黄斑“白孔”、玻璃体牵引及术前有 RD复位手术失败史则显著影响手术效果。结论 按其适应证选择不同术式治疗的黄斑裂孔 RD,均能达到较好的解剖及功能复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情况 ,正确设计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