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40例患者心理状况的测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较佳方案。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治疗同步进行的方法,使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血管畸形(CVM)中的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70例CVM患者的影像资料,将SWI与常规MR对比,评价SWI对CVM检出的优越性.结果 70例患者SWI均得到明确显示,T1WI发现病灶55例,T2WI发现病灶59例,常规MR呈管状或条形流空信号,且只显示明显扩张的髓静脉及增粗的引流静脉,而SWI较常规MR更敏感更清晰地显示所有扩张的髓静脉呈放射状汇入增粗的引流静脉,呈现特征性的“水母头”状表现.结论 SWI比常规MR对CVM的检出更为敏感,结合常规MR能够做出CVM的定性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冉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2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夫鼠左眼为缺血再灌注组,右眼为治疗组(玻璃体腔内注射bFCF],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1,6,12,24,48,72h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及WTp53的表达变化。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W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组不明显、WTp53蛋白表达改变与凋亡的神经细胞改变基本致。治疗组各观察指标表达变化规律与缺血再灌注组基本一致,但凋亡细胞数目在6~48h[6,12,14,48h分别为(358.3&;#177;43.4).(859.5&;#177;12.0),(1006.5&;#177;49.4),(695.7&;#177;71.2)个/mm^2]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444.8&;#177;89.7),(1053.0&;#177;96.1),(1254.0&;#177;164.8),(891.0&;#177;87.2)个/mm^2](t=2.9131~4.299.P均&;lt;0.05);WTp53表达在6~48h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t=3.342~4.781,P&;lt;0.05;t=52.586,P&;lt;0.01)。结论:WTp53参与视网膜缺血-灌注损伤,促进神经静细胞的凋亡;bFGF可抑制WTp53的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视网膜变性和功能不良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疾病治疗的探索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试验型活体基因治疗将是未来最有希望挽救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治疗手段,因而建立相应的疾病动物模型,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从遗传学、转基因技术及有道德动物模型三方面对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作进一步综述。(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54-57)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通过氩激光光凝法制作兔眼RVO模型,对比观察高压氧治疗前后正常兔眼以及高压氧治疗(HBOT)1、3、5、10d与非HBOT RVO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非高压氧治疗(NHBOT)组RVO细胞线粒体外形膨大,内嵴肿胀、溶解,内质网肿胀、核糖体脱落、核膜溶解等损伤明显较HBOT组RVO眼为重;但也发现高压氧对正常兔眼视细胞线粒体造成一定损伤。结论 HBO对视网膜静脉栓塞后感光细胞层治疗有效,但应注意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疲劳性骨折早期MRI的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的胫骨疲劳性骨折早期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能明确显示胫骨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骨膜增生、骨折线上下邻近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内异常信号。结论 MRI对胫骨疲劳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早期胫骨疲劳性骨折做出定性诊断,有利于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0-10-2006—10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15例,CT及MRI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10~67(平均46)岁。均经手术病理或立体定向活检证实,其中11例为免疫功能正常患者,4例有免疫缺陷。13例同时进行了CT及MRI平扫及增强,2例仅做MRI平扫及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痛风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痛风患者45例作为观察对象,生活护理干预内容有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消除紧张情绪及自我保健指导。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痛风知识的总评分以及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痛风知识水平测试评分优良以上占86.67%,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80%以上患者能采纳低嘌呤饮食、多饮水、限制饮酒;82.22%患者能正确运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的饮食调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痛风的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