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术前及术后护理,并进行随访.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随访后情况按新鲜骨折治疗评定标准,优49例,良9例,尚可1例,差1例.认为加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可有效避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最先进、有效的方法 ,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已得到迅速发展并被推广应用。由于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难以避免 ,因此寻找相应的处理方法 ,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减少手术并发症 ,以提高手术效果 ,获得良好术后良视力尤为重要。我院对 3 1例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的 3 1只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随访观察 2 4个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8年 2月~ 2 0 0 2年 2月 ,我院眼科共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2 97例 ,共 3 0 2只眼 ,发生晶体后囊膜破裂 3 1例 3 1只眼 ,其…  相似文献   
3.
4.
我科于1980年对虹口区各医院从事X线诊断的医技人员68人136只眼无选择的进行了晶状体检查,并将未接触X线的工人34人学生6人干部23人共计63人126只眼进行对照检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秋时节,广州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及脾脏外科学组联合主办,《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杂志编辑部协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六家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胆道外科及第十一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会议”,于2012年11月9日至11日在广州长隆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小瞳孔下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小瞳孔下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非切开瞳孔扩张法,小瞳孔下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随访12月,32例32眼无严重并发症,瞳孔形状基本恢复,直径3-3.5mm者22眼,占68.72%,直径4-5mm者8眼,占25.00%;直径≥6mm2眼,占6.25%,视力眼前手动3眼,占9.37%;0.05-0.08 3眼,占9.37%;0.1-0.26眼,占9.37%;0.1-0.26眼,占18.75%,0.3-0.414眼占43.75%,≥0.56眼,占18.7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无张力性小瞳孔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丁文珠  陈茂初 《上海医学》2003,26(9):679-681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对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DM患者(DM组)的手术眼、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非DM患者(非DM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双眼FFA检查结果:DM组:术前黄斑水肿2眼(1例为双眼)(2.78%),术后1周黄斑水肿9眼(25.00%),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7眼(19.44%);对侧未手术眼术后1周、3个月黄斑水肿1眼(2.78%)。非DM组:术前无黄斑水肿,术后1周黄斑水肿2眼(5.56%):术后3个月2眼黄斑水肿消除。DM组术后1周视力:9眼为0.05~0.1,13眼为0.2~0.4,ll眼为0.5~0.9,3眼≥1.0;术后3个月视力:7眼为0.2~0.4,23眼为0.5~0.9,6眼≥1.0。非DM组术后1周视力:2眼为0.05~0.1,7眼为0.2~0.4,19眼为0.5~0.9,8眼≥1.0;术后3个月视力:1眼为0.2~0.4,24眼为0.5~0.9,ll眼≥1.0。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DM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DM组的术后视力明显低于非DM组。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DM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9例19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中央和周边前房深度(PAC)及前房角变化。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94.7%(18/19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值均<0.01)。术后中央PAC平均为(3.36±0.35)mm,较术前[(1.62±0.23)mm]显著增加(t=2.36,P<0.05)。术后19眼PAC均≥1角膜厚度(CT),虹膜平坦,周边部膨隆消失。术后房角粘连闭合范围小于1/2圆周的有6眼,1/2~3/4圆周的有11眼,>3/4圆周的有2眼。术后房角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地增宽,房角关闭所在象限可见不同程度开放,周边虹膜粘连范围变小。19眼术中均未发生晶体后囊膜破裂及角膜失代偿。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尚不清楚单结节性甲状腺肿(SN)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MNG)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因此,本Meta分析通过现存相关文献对比甲状腺癌在SN和MNG中发生率的差异。 方法在MEDLINE、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及参考文献表中检索评估SN和MNG中发生甲状腺癌的相关观察性、经典性和纵向研究。排除毒性结节的研究。两位独立研究者排除分歧,分别从各自的研究中摘录出描述性、有统计方法及研究结果的数据。Meta中应用随机效应模式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共14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包括MNG患者23565例,SN患者20723例。大多数研究偏倚性中等。MNG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低于SN患者[累积比值比(OR)0.8,95%可信区间(CI)0.67~0.96,I2=35%)],亚组分析显示差别主要是因为该研究包括了来自美国之外的研究(OR=0.71,95%CI=0.60~0.83,I2=11%)。 结论甲状腺癌在MNG中的发生率可能低于SN,尤其是在美国之外或者可能碘缺乏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丁文珠  陈茂初 《上海医学》2002,25(9):599-600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最先进、有效的方法,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已得到迅速发展并被推广应用.由于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难以避免,因此寻找相应的处理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减少手术并发症,以提高手术效果,获得良好术后良视力尤为重要.我院对31例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的31只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随访观察24个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