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25篇
  免费   14642篇
  国内免费   8964篇
耳鼻咽喉   1299篇
儿科学   2118篇
妇产科学   942篇
基础医学   8922篇
口腔科学   2798篇
临床医学   17106篇
内科学   12696篇
皮肤病学   1390篇
神经病学   3566篇
特种医学   6489篇
外科学   12246篇
综合类   43731篇
现状与发展   3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8375篇
眼科学   2018篇
药学   18365篇
  221篇
中国医学   15580篇
肿瘤学   7436篇
  2024年   781篇
  2023年   1946篇
  2022年   4840篇
  2021年   6105篇
  2020年   5264篇
  2019年   2912篇
  2018年   3069篇
  2017年   4068篇
  2016年   3176篇
  2015年   5797篇
  2014年   7550篇
  2013年   9463篇
  2012年   12787篇
  2011年   13804篇
  2010年   12482篇
  2009年   10991篇
  2008年   11347篇
  2007年   13650篇
  2006年   12460篇
  2005年   8637篇
  2004年   5866篇
  2003年   5274篇
  2002年   4147篇
  2001年   3555篇
  2000年   2387篇
  1999年   873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5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2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中药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0 g/次,3次/d。2组疗程均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Geboes指数、结肠镜下黏膜表现、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统计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boes指数、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炎性因子IL-8水平、凝血指标血清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3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糜烂、溃疡改善不明显(P>0.05),充血水肿、颗粒样变等肠镜表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64%,对照组为23.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病理损伤,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性因子IL-8、IL-35和凝血因子FI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前后挤压型骶骨Ⅱ区骨折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挤压致骶骨Ⅱ区骨折造成骶丛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经甲醛短期(1年内)浸泡固定的国人尸体6具,12侧。解剖保护骶丛神经,制成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Ⅱ区骨折模型,定量测量不同骨折移位时骶丛神经被拉长的距离。另外,利用X线片观察骶从神经受压情况。结果 随耻骨联合分离逐渐增大,骶丛神经张应变呈直线相关逐渐加大,以S1,S4为最显著,且可造成神经的刺伤,多见于L5和S1,X线未发现骶丛神经受压表现。结论 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骨Ⅱ区骨折神经损伤以牵拉伤为丰,以S1,S4为主,且与骨折移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神经的刺伤,多见于骨折移位较大的L5和S1。  相似文献   
4.
背景:Parkin基因(PRKN)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帕金森病(EOPD)。目的:探讨EOPD白人家族PRKN突变的表现和基因型-表型关系。设计:对EOPD家族的3代20例成员进行基因分析,该家族有4例患者。应用直接基因组DNA测序、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以及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以确定PRKN突变。结果:4例早发患者(年龄30—38岁)被确定有PRKN复合杂合突变(T240M和EX5_6缺失),虽然PRKN的杂合T240M和纯合EX5_6缺失突变已有描述,但是据悉,本文为上述复合杂合突变的首次报道。患者的表型为典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EOPD的表现,其特征是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相对缓慢的进展和运动障碍。所有杂合突变的基因携带者(T240M或EX5_6缺失)和1例56岁的复合杂合突变女性携带者(T240M和EX5_6缺失)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结论:研究发现,PRKN基因复合杂合突变(T240M和EX5_6缺失)导致一个大的白人家族中4例成员发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EOPD。另外1例成员具有相同的突变,比4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大10岁,并且无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的外显率对遗传咨询具有暗示作用,并且提示复杂的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在PRKN相关EOP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Ligustrazine, also named as tetramethylpyrazine, is a compound purified from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and has ever been testified to be a calcium antagonist.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to determine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and, if any, the peripheral ionic mechanism involved. Methods Paw withdrawal Latency ( PWL) to noxious heating was measured in vivo and whole-cell patch recording was performed on small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s. Results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ligustrazine (0.5 mg in 25μl)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withdrawal latency of ipsilateral hindpaw to noxious heating in the rat. Ligustrazine not only reversibly inhibited high-voltage gated calcium current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neuron in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IC50 of 1.89 mmol/L, but also decreased tetrodotoxin (TTX) -resistant sodium current in relatively selectiv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IC50 of 2.49 mmol/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ligustrazine could elevate the threshold of thermal nociception through inhibiting the high-voltage gated calcium current and TTX-resistant sodium current of DRG neuron in the ra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的患儿行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随访患儿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儿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无再发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表现,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出现。结论保留脾脏的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是治疗小儿门静脉高压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悦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15-416
钩虫病是小肠寄生虫病,常与上消化道病变并存,常规胃镜检查时发现十二指肠钩虫具有偶然性。本文在行胃镜检查的14 850例中检出十二指肠钩虫45例。提示医师在常规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十二指肠尤其降部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寄生虫应及时取出化验确诊。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证实,药物依赖(吸毒)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具有复杂的心理学、生物学与社会学病因机制,应采取躯体、心理、社会康复等综合治疗的模式来治疗药物依赖导致的各种相关问题,对药物依赖的治疗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脱毒只是戒毒治疗的前提,除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未用过药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的重要白质及部分灰质区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显像(DTI)的特点。方法选取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9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配对的健康者,应用DTI成像技术检测脑额颞交界处、内囊等白质区和颞中回灰质、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灰质区的各向异性(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双侧海马体积。结果患者组及对照组组内左右两侧兴趣区FA值及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各感兴趣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组颞中回灰质(8.655×10-9)、中央前回(7.816×10-9)、中央后回(7.855×10-9)ADC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28×10-9,6.921×10-9,7.013×10-9;P=0.049,0.009,0.005);两组内及组间双侧海马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DTI参数之间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庆大霉素溶液与生理盐水对手外伤清创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102例急诊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45例)和生理盐水组(57例)两组,分别由同一名医师进行常规清创,术后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预防感染5d,每3~4d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情况,于术后12d拆线,对伤口做出评价。结果 伤口愈合情况:庆大霉素组,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7例,丙级愈合8例;生理盐水组,甲级愈合24例,乙级愈合20例,雨级愈合13例。感染率:庆大霉素组17.78%,肥皂水组22.81%,平均为2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P〉0.05)。结论 使用庆大霉素溶液对伤口进行冲洗,并不能降低手外伤清创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