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小儿先天性动静脉瘘(congenit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AVF)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组共收治15例CAVF患儿,男6例、女9例,年龄8~14岁。对全部患儿行多普勒超声,动脉造影或MRA检查。发现病变局限者5例,病变范围广泛性者10例,病变大多发生于四肢。动脉造影显示:动静脉之间出现瘘支;动脉分支多而紊乱,可呈碗蜒扭曲状,病变多为弥漫性;静脉象早期出现。对11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局限性病变者行病灶切除。对7例病变广泛者行1或多次减量手术,方法是沿动脉主干切除瘘支与病变组织,对分流量大又无法切除的病变组织予以缝扎,以减少分流量。对5例患儿行栓塞治疗(其中2例为术前栓塞治疗以减少手术出血)。1例未治疗。结果 随访1~6年。5例局限性患儿中3例治愈,2例病情控制。10例广泛性病变中,5例病情好转或控制,5例病情仍继续发展。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CAVF诊断与治疗的依据。CAVF治疗困难。尤其对广泛性病变者,无论手术或栓塞治疗疗效均欠理想。但对小儿CAVF应尽早治疗,这样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海市某区化学烧灼伤事故的发生特点、人群和时间分布特征、主要原因及发生趋势,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2002年9月间发生的68例化学烧灼伤病例报告卡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区化学烧灼伤发生率由1996年的8.48/万上升至2002年的21.08/万;7年累计发生率为男性(1.56%)高于女性(0.20%);化学烧灼伤发生季节以第2、3季度为主;引起化学烧灼伤的化学物品以硫酸(27.9%)、氢氧化钠(16.2%)为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23.5%)、无个人防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17.6%)及产品包装或作业岗位无警示标志(16.2%)为主。[结论]从1995~2002年该区发生化学烧灼伤主要原因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应从加强安全教育、配备相应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63,)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2wk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远期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病人的呼吸、心率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33.85%)、心率异常(40.00%)、入院两周神志清醒(36.92%)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3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及死亡率(20.00%)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有效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症状、缩短昏迷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独或联合应用谷氨酰胺(Gl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Gln组(n=6)、rhGH组(n=8)、Gln+rhGH组(n=7)和对照组(n=8)。术后3天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持续7天。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进行测定。结果Gln+rhGH组L/M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Gln和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ln+rhGH组肠黏膜绒毛高度和陷窝深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Gln和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n+rhGH组术后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绒毛高度小于术前(P〈0.05),陷窝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Gln和rhGH组手术前、后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Gln和rhGH能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肠壁通透性并维护肠黏膜形态学完整性,单独应用Gln或rhGH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药复合麻醉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顾陈怿  胡军  蔡云彪 《中国针灸》2004,24(4):257-259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2例择期腹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分别于麻醉前、术后、术后第2天及第5天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值,并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针药复合麻醉可以减轻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并且对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也起一定作用.结论:针药复合全麻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运用的良好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 ±2.03)分降至(7.76 ±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2=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 (VM)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 IL- 2 R)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改变 ,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 30例 VM患者血清 s IL- 2 R和 TNF水平及与临床关系。结果 :VM患者血清 s IL- 2 R和 TNF水平明显增高。VM患者中 s IL- 2 R水平高者 ,临床病情亦较重。结论 :s IL- 2 R和 TNF在 VM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 ,其血清学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6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动脉栓塞14例,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不明原因2例。根据病情采用: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人工血管旁路17例;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15例;置管溶栓后进一步行腔内治疗12例;低位静脉动脉化2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I期截肢6例。结果 12例(17.4%)治疗成功,50例(72.5%)治疗好转,1例(1.4%)治疗无效。57例(82.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平均26.4)个月,42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7例Ⅱ期截肢,5例死于心、肺疾病。结论急性下肢缺血早期诊断与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目的 小肠疾病很难诊断,现有的诊断技术又不尽如人意,而胶囊内镜(M2A)能发现整个小肠内的微小病变,且为非侵入性,患者无需住院,因此,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依从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自2002年5月至9月,我们对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的15例疑患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2例。结果 15例中发现病灶11例(73.3%),包括血管发育不良,Dieulafoy病,毛细血管扩张征,静脉扩张,息肉样病变,黏膜下肿瘤,脂肪瘤,口疮样小溃疡(Aphthous ulcer),克罗恩病类癌及出血性胃炎等,其中4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病灶,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胶囊停留于胃内的平均时间为82min(6-311min),小肠内平均运行时间为248min(104-396min),平均到达盲肠时间为336min(180-470min),平均记录时间为449min(300-510min),医师对胶囊内镜所传输图像的平均读片时间为82min(30-120min),平均获取照片数为57919张,胶囊平均排出体外时间为33h(24-48h),整个操作过程患者耐受性甚佳,无任何痛苦,吞咽胶囊无任何困难,检测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胶囊内镜是对小肠疾病具有诊断价值的医疗设备,其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出现单侧脑梗塞症状体征、起病时间在20h内患者对疑拟脑梗塞缺血病灶进行动态CT扫描,选取可疑病灶及对侧相应位置进行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绘制,记录曲线峰值(H)、曲线峰值出现时间(T)、曲线下面积(S)及计算它们的差ΔH、ΔT、ΔS值,比较两侧有无差异,随访分析影响预后的征象和参数。结果50例患者中,44例H值低于对侧(P<0.01);39例T值迟于对侧(P<0.01);41例S值小于对侧(P<0.01)。随访至病情稳定,预后好23例,一般17例,差10例,三者ΔH、ΔT、Δ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早期脑梗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