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593篇
预防医学   315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4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OCI的61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5~50岁,平均(33.8±6.6)岁,病程2周~15年。选择同期61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5~48岁,平均(35.6±7.6)岁。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5.4±2.9)g/L低于对照组(46.5±2.8)g/L(t=2.190,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28(0.23,0.37)μg/L〕、N-端骨钙素(OC)〔13.1(11.2,16.2)μg/L〕、25-羟维生素D3〔25-(OH)VD3〕〔(14.1±5.1)μg/L〕低于对照组〔0.36(0.29,0.48)μg/L,15.6(13.7,17.3)μg/L,(17.5±6.6)μg/L〕(Z=-2.983、-3.255,t=3.081,P<0.05)。长病程亚组OC水平〔14.6(12.4,18.5)μg/L〕高于短病程亚组〔11.7(10.2,14.0)μg/L〕(Z=-2.407,P<0.05)。多孕亚组β-CTX〔0.25(0.22,0.32)μg/L〕、OC水平〔12.2(10.3,15.0)μg/L〕低于非多孕亚组〔0.33(0.26,0.44)μg/L、13.4(12.0,18.8)μg/L〕(Z=-2.486、-1.89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76、-0.298,P<0.05),OC与体质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妊娠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84、-0.374、-0.360,P<0.05),25-(OH)VD3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s=0.275,P<0.05)。 结论 女性OCI患者血清OC、β-CTX水平明显降低,可为鉴别其他疾病提供依据;血清OC水平可以反映OCI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OC水平与患者妊娠次数相关;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舒适护理是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的最愉快的状态,提出舒适护理的美学要求体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舒适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A female infant with nesidioblastosis who showed mild clinical symptoms is reported. In this patient, insulin levels and insulin to glucose ratios (IRI/G) were often normal. Regular milk feedings supplemented with continuous glucose infusion (0.7-2 mg/kg per min) or oral glucose feedings (4.5 mg/kg per min) prevented hypoglycemia. As leucine-sensitivity was diagnosed at 2 months of age, she was started on diazoxide. This was, however, ineffective, and adverse effects appeared. Subtotal pancreatectomy (95%) was therefore attempted at 5 months of age, and persistent normoglycemia as well as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llowed up to 3 year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ncreas showed characteristic signs of nesidioblastosis. The above clinical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a patient with nesidioblastosis whose blood glucose level is easily controllable may develop an unexpected episod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presence of a leucine sensitivity. In such a patient, diazoxide or, when it is of no avail, surg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promptly be instituted to prevent possible neurologic sequelae induced by hypoglycemia.  相似文献   
4.
静脉给予纳洛酮2mg/kg期间可使内毒素休克狗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其一阶导数(±dp/dt max)和心力环面积(CFU)增加,但对肾血流量(RBF)、尿量及20h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将本实验结果与山莨菪碱、躯体刺激效应进行比较,表明三者中山莨菪碱对休克动物的循环改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bax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及术前放疗对其表达影响。方法从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0倒。取其刮宫内膜癌组织标本、放疗且术后内膜癌标本。分为放疗前组、放疗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并观察表达的变化。结果BcL-2表达放疗后(64.0%)较放疗前(82.0%)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bax蛋白表达放疗后(76.0%)较放疗前(62.0%)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与癌基因及抑癌基因Bcl-2,bax有密切的关系。②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前后癌组织中Bcl-2,bax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放射治疗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起到抗肿瘤作用的。③子宫内膜癌为放射敏感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ic oxide synthase ( NOS) expression in human gastric mu-cosa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Methods: Gastric mucosa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antrum of 33 patients received gastroendoscopy. H. pylori infection was confirmed by Giems staining and bacteria culture under mi-croaerophilic conditions. Expression of iNOS, eNOS and nitrotyrosine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1) The positive rate of H. pylori infection was 66. 7% (22/33) . (2) iNOS positive staining in inflammatory cells was detected in 77. 3% (17/22) of samples with H. pylori and 27. 3% (3/11) without H. pylori infection (P < 0.01). (3) eNOS expression in inflammatory cells was found in 77. 3% (17/22) of samples with H. pylori and 18.2% (2/11) without H. pylori infection ( P < 0. 01) . (4) Nitrotyrosine expression in inflammatory cells was observed in 59. 1% ( 13/22) of samples with H. pylori and 54.5%(6/11) without H. pylori infection (P>0.05). (5) Moderate a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云南省各地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共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260起,发病6 600人,死亡2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二、四季度,占总起数的66.54%(173/260);暴发场所多发生在小学,占总起数的58.08%(151/260)。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85起事件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40.00%(74/185),毒素引起的占46.49%(86/185);明确致病因子的118起暴发事件中,60.17%(71/118)是由4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其中蓖麻毒素导致的最多,达22起(18.64%),发病人数428人,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20起(16.95%),原因食品被归因为一类食品植物类,主要是大米、三明治、面包。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的是生产加工环节(50.77%,132/260)。 结论 关注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在学生开学季时,加强对小学食堂植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管理和监督。微生物、毒素感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且原因查明率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毒素检测能力,提高原因查明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疱疹病毒(HV)感染情况和外周血病毒载量。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600例AGP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AGP组(n=82)、中度AGP组(n=578)、重度AGP组(n=1940),以同期1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入组后,检测龈沟液HV病毒感染情况和血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EB病毒(EB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载量、牙周特征和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GP患者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高于对照组(P<0.05),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GP病情严重程度增加,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PLI、PD、AL、BI、WBC、PCT、IL-6、TNF-α和CRP均增加(P<0.05)。结论HV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与AG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牙周特征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经症状侧单侧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0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等优势.经椎间孔入路在切除离断组织的同时,对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伤大,术前应根据离断骨块需切除范围选则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