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破裂的延迟诊断 ,临床上已有许多报道[1] 。本文收集 8例外伤后 5d以上才发病的小肠破裂病例 ,发现延迟破裂作为小肠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发生、发展、诊断有其自身的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6 2岁 ,平均为 31岁。受伤原因为钝性木器或铁器或脚踢所伤。发病时间在受伤后 5~ 14d ,平均为 8d。均有腹膜炎体征 ,其中有 5例经B超检查可见肠间积液 ,8例均给予手术处理。2 结果全组有 3例术后并发肠梗阻 ,2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 ,1例再次手术解除 ,切口感染 3例。全组均治愈出院。3 讨论小肠破裂的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医用半导体激光和医用臭氧,在X线引导下采用18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髓核区,然后由穿刺针导入600μm光导纤维,用脉冲式激光切割、汽化髓核,以每个椎间盘800~1000J切割、汽化,再向椎间盘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约5~8ml,共治疗74例95节腰椎间盘.结果 按照MACNAB标准评定,74例患者术后随访5~36个月,优64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4.6%.结论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臭氧髓核氧化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佳,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病例介绍患者男,1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3月,加重并行走不稳20d入院.行走需扶持,否认外伤史.查体:脊柱无畸形及压痛,脐以下痛觉减退,右侧明显,双下肢肌力Ⅳ-Ⅴ级,双侧踝、膝反射(+++),Babinskin征(+),鞍区及括约肌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黄凯  谢大志  龙耀武  陈光福  陈嘉华 《吉林医学》2009,30(13):1315-13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8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根性痛、四肢感觉异常、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MRI均显示椎管内占位,脊髓有受压征象。28例肿瘤中,位于颈段1例,胸段15例,腰段11例,骶段1例,肿瘤为髓外硬膜下21例,硬膜外7例。2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诊断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延迟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 5例延迟性小肠破裂的有关临床资料 ,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在损伤早期 ,延迟性小肠破裂病人无任何肠内容的外漏 ,没有腹膜刺激征 ,因此不能作出早期诊断。结论 小肠破裂的延迟性诊断与小肠的延迟性破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引起前者的原因之一。对其有所认识 ,可提高小肠破裂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下颈椎损伤后常引起小关节突脱位,容易发生颈髓损伤和颈椎不稳。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颈椎的解部顺序,获得颈椎稳定性,恢复残存的神经功能。1995~2003年,本院对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常规在X线透视监护下行大重量颅骨牵引闭合复位,然后予前路手术植骨融合或行前路手术切开复位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或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microtrauma discectomy.MTD)结合应用一种硬性椎间盘手术专用器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D或MTD结合自行研制的硬性椎间盘手术专用器械治疗各型硬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87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23例,共812例,切除椎间盘806个;其中采用MED325例(40%),采用MTD487例(60%)。结果688例经时间6.28(平均21.3mo随访),按照Nakai评价标准,疗效为优592例(86%)、良83例(12%)、可13例(2%)、差0例,优良率为98%。无一例发生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MED和MTD作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结合自制专用配套手术器械,灵活应用手术技巧等可拓宽其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高能量损伤致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绞锁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实施前、后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新鲜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小关节突部分切除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椎体骨折并脱位或病程超过两周的陈旧性颈椎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3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本组11例获得了13~29个月随访,平均为16.8月,术后大部分患者(11/13)神经功能改良ASIA分级上升。住院时间平均19天。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行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С�пڵ繳���г�����48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 ,采用右肋缘下小切口入路 ,结合电钩法切除胆囊 4 83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 83例中男 2 0 3例 ,女 2 80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9岁 ,平均 4 5 5岁。病种分类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4 18例 ,胆囊息肉 31例 ,胆囊腺肌瘤 6例 ,急性胆囊炎 2 8例。全组病人术前均不放置胃管和导尿管 ,19例急性胆囊炎术后留置腹腔引流 ,2 4h后拔除。本组病人均在B超或CT定位下选用右上腹肋缘下1cm斜切口入路 ,切口长 3~ 4cm。硬膜外麻醉下逐层切开进腹 (不切断肌肉 ) ,显露胆囊后用一块盐水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