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非敏感型川畸病4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非敏感型川畸病的特点及评估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对4例IVIG非敏感型川畸病进行临床分析,在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观察疗效。结果:IVIG治疗不敏感的4例川畸病患儿,加用地塞米松静注后48h内均退热,预后满意。结论:对于IVIG非敏感型川崎病,在排除感染和抗凝治疗前提下,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作为二线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生成素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37年前Kelemen首先发现动物血液中存在着调节血小板生成的体液因子 ,命名为血小板生成素 (TPO)。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 ,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 ,使这种调节血小板生成的激素 ,先后改名为血小板生成刺激因子和巨核细胞刺激因子 ,直到 1994年成功地克隆出人类TPO补偿脱氧核糖核酸(cDNA)和基因后 ,TPO这一概念才被人们开始接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已成功地应用重组DNA技术 ,产生重组人类TPO(rhTPO) ,并在试管内、动物体内和人体内作了大量实验。本文将对TPO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 ,以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4 2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发生DGF患者 (观察组 )进行护理干预和干预前后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作心理测评 ,同时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 5 0例 (对照组 ) ,比较两组的心理测评情况。 结果 DGF的患者主要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3个量表总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较治疗前有所缓解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DGF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 ;对DGF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心理障碍 ,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承受力 ,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川崎病及其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健康体检儿童及52例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MCP-1、RANTES水平。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RANT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者(P<0.0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川崎病患儿血清MCP-1、RANTES水平(P<0.01)。提示趋化因子MCP-1、RANTES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判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一个指标;降低趋化因子水平是IVIG治疗川崎病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I型和II型属a疱疹病毒亚科,为DNA病毒,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在美国,新生儿HSV感染率为1∶30000~1∶1400,出生新生儿70%为HSV II型感染,30%为HSVⅠ型感染;大约85%的新生儿HSV感染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因接触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所致,宫内感染者仅占5%〔1〕。孕妇原发感染Ⅱ型HSV者,新生儿垂直感染HSV的发生率高达35%~80%,孕妇再次感染Ⅱ型HSV者,新生儿垂直感染HSV的发生率仅为0%~5%〔2〕,而大多数出生时感染HSV的新生儿,其母亲和母亲的性伴侣否认疱疹病毒感染病史。新生儿HSV原发感染,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8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依据是否共病酒精使用障碍将108例患者分为共病组与对照组,其中共病组41例,对照组6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病组男性占比、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占比高于对照组,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和睦、慢性起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说谎(L)、疑病(Hs)、癔症(Hy)、偏执(Pa)与精神衰弱(Pt)等MMPI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家庭关系不和睦、嗜酒家族史、自伤行为、冲动行为、慢性起病形式均为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具有说谎、疑病、癔症、偏执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扩散张量成像(DTI)用于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的价值。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另选择20例作为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文拉法辛治疗,150 mg/d,缓释片顿服。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MRS、DTI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健康志愿者的差异。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额叶及颞叶FA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NAA/(Cho+Cr)、NAA/Cr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Cho/Cr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观察组额叶及颞叶NAA/(Cho+Cr)、NAA/Cr值明显升高,Cho/C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可靠,应用MRS及DTI可以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统计我院收治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的情况,以及观察这些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和有无毒副反应。结果在我院收治的500例妇科患者当中,有200例妇科患者使用了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0%,在使用米非司酮的情况下,超过65%的患者主要是针对终止妊娠以及紧急避孕等情况。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临床药物,由于其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钱便宜,使用方便等优势,使其在妇产科临床使用中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对米非司酮的探讨的不断深入,米非司酮将会变得越来越具有临床价值,应用范围也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对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每天A班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对新收治、重病、特殊背景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规范的高级责任护士查房,1次/d。结果:规范神经内科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后,护士的病情知晓率由78.95%上升至100%,护士专科理论考核优秀率由52.63%上升至94.93%,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由47.36%上升至94.73%。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评分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能激励护士主动学习热情,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茶油外涂防治卧床病人摩擦红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得分14分以下有可能发生摩擦红斑的大小便失禁的卧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预防1组采用生茶油外涂,预防2组采用爽身粉外擦,比较摩擦红斑发生情况;将2010年1月—12月由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摩擦红斑的大小便失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应用生茶油外涂,治疗2组应用烫疮油外涂,观察两组病人局部组织止痛、消肿及红斑愈合时间。[结果]预防1组摩擦红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2组(P<0.01);治疗1组局部组织止痛、消肿及红斑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1)。[结论]对大小便失禁的卧床病人应用食用生茶油外涂可预防摩擦红斑的发生,并可有效地治疗摩擦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