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7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编制适用于我国12~35月龄幼儿的睡眠状况评估量表,评价其信度、效度和可行性,为评估中国幼儿睡眠情况提供适宜的评估工具。 方法 建立条目池,通过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和预调查对条目进行初筛和修改。采用抽样调查方法,2019年7-11月从全国6个社区、6个乡镇和两家睡眠门诊选择12~35月龄幼儿看护人进行现场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51份。采用项目分析、效度分析、信度分析、可行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 幼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12~35个月)包含睡眠节律、夜醒情况、入睡行为、日间嗜睡,睡眠呼吸和异态睡眠6个因子20个条目,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5.55%。所有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介于0.83~1.00。量表入睡潜伏期、夜醒次数、睡眠时间3个条目与简明婴儿睡眠问卷呈正相关(r=0.41、0.69、0.42,P<0.001)。除日间嗜睡外,社区幼儿量表总分以及其他5个因子得分均低于门诊幼儿(P<0.05)。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2,两周重测信度为0.84,完成率为92.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因子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稳定。 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区分不同幼儿的睡眠状况,有助于及早发现幼儿的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2.
重视儿童伤害预防 落实有效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害是全球儿童面临的健康威胁,也是中国1~17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儿童伤害预防是非常具有投入产出效益的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相关儿童伤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建议加强伤害防控工作的部门分工与协调机制,确保必要的财政经费支持,以广泛实施各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在家庭自然环境下,通过对婴儿生后第一年睡眠/觉醒行为的纵向随访,探索婴儿期睡眠、觉醒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全国9个城市,共52A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自婴儿生后2 d始,通过家长睡眠日记采集新生儿期每周连续3 d,2~12月龄连续7 d婴儿睡眠/觉醒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 婴儿白天睡眠时间在0~2、3~4、5~6和8~9月龄变化显著,其中生后第1个月发展速率最快,白天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82.4%下降至1月龄的62.8%;2、4、6和9月龄的睡眠时间构成比分别为56.6%、48.2%、42.7%和35.7%;白天睡眠次数从生后2 d的3.7次减少为12月龄的2次.婴儿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从生后1个月起逐步增强,4月龄时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至6.8 h,6月龄后夜醒次数少于0.5次;同时夜晚睡眠时间在4和9月龄时显著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55.8%分别增加至4月龄的64.3%和9月龄的71.2%.整体上,婴儿期24 h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 0~6和8~9月龄是婴儿睡眠/觉醒时间发展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在家庭自然环境下,通过对婴儿生后第一年睡眠/觉醒行为的纵向随访,探索婴儿期睡眠、觉醒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全国9个城市,共52A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自婴儿生后2 d始,通过家长睡眠日记采集新生儿期每周连续3 d,2~12月龄连续7 d婴儿睡眠/觉醒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 婴儿白天睡眠时间在0~2、3~4、5~6和8~9月龄变化显著,其中生后第1个月发展速率最快,白天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82.4%下降至1月龄的62.8%;2、4、6和9月龄的睡眠时间构成比分别为56.6%、48.2%、42.7%和35.7%;白天睡眠次数从生后2 d的3.7次减少为12月龄的2次.婴儿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从生后1个月起逐步增强,4月龄时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至6.8 h,6月龄后夜醒次数少于0.5次;同时夜晚睡眠时间在4和9月龄时显著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55.8%分别增加至4月龄的64.3%和9月龄的71.2%.整体上,婴儿期24 h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 0~6和8~9月龄是婴儿睡眠/觉醒时间发展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武汉市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江汉、桥口、汉阳、武昌、江岸5城区1~3岁幼儿52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拟"1~3岁幼儿社会人口学问卷"及"1~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评价量表"(美国)进行调查.原始调查表经核查整理后进行编码,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然后用SAS8.1进行逻辑检查及处理分析.[结果]各量表筛检出可疑阳性人数依次为外化量表112人,占总人数的21.5%;内化量表62人,占11.90%人;失调量表83人,占15.93%;反应能力量表111人,占21.31%,其中女童反应能力检出率(25.93%)高于男童(17.33%);母亲孕期精神状况对儿童的外化行为、内化行为和失调行为的影响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父亲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不同的儿童外化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儿童反应能力量表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发挥父母在幼儿情绪发育上的积极作用,提高育儿者的自身素质;尽快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评价量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在家庭自然环境下,通过对婴儿生后第一年睡眠/觉醒行为的纵向随访,探索婴儿期睡眠、觉醒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全国9个城市,共52A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自婴儿生后2 d始,通过家长睡眠日记采集新生儿期每周连续3 d,2~12月龄连续7 d婴儿睡眠/觉醒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 婴儿白天睡眠时间在0~2、3~4、5~6和8~9月龄变化显著,其中生后第1个月发展速率最快,白天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82.4%下降至1月龄的62.8%;2、4、6和9月龄的睡眠时间构成比分别为56.6%、48.2%、42.7%和35.7%;白天睡眠次数从生后2 d的3.7次减少为12月龄的2次.婴儿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从生后1个月起逐步增强,4月龄时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至6.8 h,6月龄后夜醒次数少于0.5次;同时夜晚睡眠时间在4和9月龄时显著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55.8%分别增加至4月龄的64.3%和9月龄的71.2%.整体上,婴儿期24 h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 0~6和8~9月龄是婴儿睡眠/觉醒时间发展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7.
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对全球构成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SARS-CoV-2和SARS-CoV均属于人冠状病毒(HCoVs)β属,两者的基因组相似性高达79.6%,且均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感染宿主细胞。目前已有研究表明,SARS-CoV-2感染与结膜炎具有一定相关性,SARS-CoV-2是否能经眼感染或传播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其通过眼部组织感染的临床确诊病例和实验室证据。本文就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眼部表现及结膜囊病毒感染率作一综述,并对SARS-CoV-2经眼途径传播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3岁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全国14个城市24~36个月儿童2692人,应用"儿童社交情绪筛查量表"和"行为问题"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对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外化、内化、失调、能力四个维度的发展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外化、内化、失调和能力四个维度为阳性与阴性的儿童中行为问题的发生均有差异;外化或失调维度得分高的儿童易出现攻击行为,不易出现抑郁行为;内化维度得分高的儿童易出现社会退缩;能力维度得分高的儿童不易出现破坏和社会退缩行为。【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与行为问题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在家庭自然环境下,通过对婴儿生后第一年睡眠/觉醒行为的纵向随访,探索婴儿期睡眠、觉醒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全国9个城市,共52A名足月健康新生儿,自婴儿生后2 d始,通过家长睡眠日记采集新生儿期每周连续3 d,2~12月龄连续7 d婴儿睡眠/觉醒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 婴儿白天睡眠时间在0~2、3~4、5~6和8~9月龄变化显著,其中生后第1个月发展速率最快,白天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82.4%下降至1月龄的62.8%;2、4、6和9月龄的睡眠时间构成比分别为56.6%、48.2%、42.7%和35.7%;白天睡眠次数从生后2 d的3.7次减少为12月龄的2次.婴儿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从生后1个月起逐步增强,4月龄时最长连续睡眠时间延长至6.8 h,6月龄后夜醒次数少于0.5次;同时夜晚睡眠时间在4和9月龄时显著增加,夜间睡眠时间构成比从生后2 d的55.8%分别增加至4月龄的64.3%和9月龄的71.2%.整体上,婴儿期24 h睡眠时间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 0~6和8~9月龄是婴儿睡眠/觉醒时间发展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