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后重复药物流产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会清 《山东医药》2002,42(17):73-73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重复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现将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早孕 6 7例行 2次以上药物流产的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6 7例均为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 ,无产褥期感染。其中初次剖宫产 6 3例 ,二次剖宫产 4例 (初次药流组 )。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妊娠 11例 ,半年以上妊娠 5 6例行第二次药物流产 (为重复药流组 )。B超监测孕囊直径 1.12±0 .78cm。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 ,无药物流产禁忌症 ;两组用药相同 ,自愿接受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药物流产。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方法 :第 1天早服米非司酮5 0 mg,晚服米非司酮 …  相似文献   
2.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d,30min/次,10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舒适、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4.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心理护理高涤马会清杨月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及健康均有严重的威胁。为探讨心理护理在保证重度妊高征病人母婴安全方面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26例重度妊高征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2005年1月,我们对38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21~72岁。高中以下学历25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3例。均为择期拟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且愿意配合,无精神疾病史。1.2方法①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②采用自行设计腹腔镜相关知识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与开腹手术的区别、手术原理、术后恢复情况和对腹腔镜相信度5个部分,共20个选择题,每题5分,满分100分,得分<60分…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20年剖宫产率和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0年~1999年20年我院剖宫产病例1579例,比较剖宫产率和手术指征变化。结果 80年代剖宫产率平均23.79%,90年代平均达41.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证中,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逐渐下降,而胎儿宫内窘迫、高龄初产、巨大儿、社会因素逐渐上升。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管理,改变产时服务模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急诊科发生的20起护患纠纷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对预测介入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0例宫颈癌组织介入化疗前后SDF-1、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介入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介入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5.0%,介入化疗有效率与临床期别无关(P>0.05)。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SDF-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XCR4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4.645,P<0.05)。介入化疗前SDF-1阳性及阴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4.0%(21/25)、80.0%(12/1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化疗前CXCR4阳性者及CXCR4阴性者介入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70.0%(7/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25,P<0.05)。结论介入化疗能通过改变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介入化疗前检测宫颈癌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可能用于预测介入化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以及 SDF-1对 MMP-2和 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初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60例切除癌组织标本(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宫颈鳞癌)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6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SDF-1、CXCR4、MMP-2和 Ki-67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DF-1、CXCR4、MMP-2和Ki-67在研究组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68.33%,70.00%,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8.33%,13.33%,1.6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7.04,4.00,4.00;P〈0.05);在研究组中,SDF-1、CXCR4、MMP-2和Ki-67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呈阳性标本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呈阴性者(χ2=16.692,P〈0.001;χ2=8.496,P〈0.01;χ2=4.762,P〈0.001;χ2=6.125,P〈0.05);SDF-1的表达水平与 CXCR4、MMP-2和 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6,P=0.002;r=0.419,P=0.025;r=0.645,P〈0.001)。结论 SDF-1、CXCR4、MMP-2和 Ki-6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SDF-1/CXCR4轴可通过加强肿瘤细胞MMP-2和Ki-67分泌的途径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示SDF-1可能是药物治疗该病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经患肢次选择性血管内溶栓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