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防用生物制品在易感人群中的大规模接种,对控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因人群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制品本身成分的作用,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接种反应。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型首次在本地进行大规模人群接种,发现—些接种反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1998年4~10月间对本地18个行政村居民及外来人员中7-60岁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影响淋病患者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诸暨市2002~2003年报告的淋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发病地点、传染来源等,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除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和发病地点外,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传染来源与就诊延误有关,其中以传染来源影响较大。结论:提高淋病患者的及时就诊率对防止性病、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是暴露后预防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诸暨市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1年11月~1992年3月对116名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血清学动态及副反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材料与方法 (一)监测对象:随机抽取3个镇9所小学1~2年级所有学生于1991年11月采耳垂血进行化验筛选,将谷丙转氨酶(ALT)不正常、HBsAg和抗—HAV阳性者予以剔除后作为观察对象。 (二)时间和方法:于1991年12月对监测对象在接种前采第1份(0周)静脉血2毫升,然后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疫苗1毫升。分离血清后低温保存待检。疫苗注射后连续观察全身及局部反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在儿科门诊中占相当比例。据报道,秋冬季婴幼儿腹泻中,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占70~80%。为了解我市婴幼儿急性腹泻与感染轮状病毒的关系,我们于1991~1993年,以当年9月至次年2月份为流行期,在全市病人较集中的五所医院儿科门诊中,随机抽取0~48月龄的腹泻患儿的标本,作轮状病毒病原学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6~7月,诸暨市某中学发生学生感染性腹泻爆发,对该事件展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探讨其免疫程序.方法选择91名8月龄儿童,接种MMR疫苗,观察接种后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并检测接种后6周血清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91名8月龄儿童接种MMR疫苗后,有8名儿童发生一过性发热,2名儿童发生皮疹,2名儿童发生局部弱反应.麻疹、风疹、腮腺炎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1%、100.00%、74.07%,GMT分别为145.25、1248.71、14.29.结论MMR疫苗对8月龄儿童接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将其初免月龄定为8月龄儿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性传播疾病患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诊时间是指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这一段时间.对于传染病,可能是传染性较强的时期,因此就诊时间的长短不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愈后,而且影响防治措施的及时性,就诊延误与传染病疫情的扩散蔓延直接相关。性传播疾病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传染病,其患者的就诊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影响性传播疾病患者就诊行为的主要因素,为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提供依据,本文对诸暨市2002~2003年报告的性传播疾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对传染病疫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诸多因素中,气象条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对1950~1995年本市出现的气象灾害对传染病疫情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抗灾防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人群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了解健康人群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为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3月,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采集0~74岁人群血清1084份,用ELISA法检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多糖抗体IgG含量,以抗体浓度≥2μg/mL为阳性.结果 调查对象中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11.81%,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49+0.80) μg/mL,阳性者GMC为(3.09 +0.91) μg/mL,抗体阳性率在0岁~、1岁~、10岁~、20岁~、30岁~和40岁~组分别为6.15%、3.24%、9.48%、18.60%、18.99%和13.17%,以20 ~39岁组为最高;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健康人群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应加强对脑膜炎奈瑟菌监测,严防W135群流脑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陈深侠  俞柳燕  楼赟 《疾病监测》2014,29(8):629-632
目的调查分析涂阳肺结核学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防止结核病在学生中的扩散和蔓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诸暨市2008-2013年发生的涂阳肺结核学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筛查,以非密切接触者为感染情况作为本底对照;分层分析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28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患者密切接触者共1721人,强阳性400人,强阳性率为23.24%。同时调查非密切接触者1409人,强阳性39人,强阳性率为2.77%,密切接触者的强阳性率远高于非密切接触者(χ2=269.33,P=0.000)。影响密切接触者PPD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发病季节、痰菌含量及就诊延误,通过分层分析,冬春季发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阳性率较高,特别是患者痰菌含量较高时(χ2=10.12,P=0.00;χ2=5.35,P=0.02);痰菌含量高的患者其密切接触者阳性率高,在春季发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尤其明显(χ2=14.42,P=0.00;χ2=11.25,P=0.00);传染源诊断延误时间对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的影响表现为患者痰菌含量较低时,冬春季发病患者的不同诊断延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不同(χ2=4.60,P=0.03);而患者痰菌含量较高时,不同季节发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影响涂阳肺结核学生患者PPD试验强阳性率的主要因素中,传染源的发病季节、痰菌含量和诊断延误各自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以发病季节和痰菌含量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