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地区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病区及门诊孕妇送检的生殖道分泌物培养的结果,比较分析各年份无乳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共送检31 569份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出病原菌1 940株,其中无乳链球菌591株,占30.46%。无乳链球菌在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的检出率为1.87%;2011—2017年无乳链球菌药敏结果中,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9.80%~28.97%、19.80%~28.95%、26.73%~39.29%、44.05%~66.34%;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0.37%~94.29%,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无乳链球菌为孕妇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析其耐药性,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孕妇及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和35例我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首诊的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进行对比,并将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与其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6.89±3.40)ng/mLvs(1.71±0.36)ng/mL,P=0.00];脓毒症患者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HMGB-1浓度显著高于非感染性休克患者[(10.40±1.50)ng/mLvs(4.25±1.41)ng/mL,P=0.00];脓毒血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血浆HMGB-1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539,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浓度明显升高,检测血浆HMGB-1浓度可为脓毒症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95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4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了2007-2009年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应用SPSS 13.0 的χ2检验对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958株鲍曼不动杆菌来自呼吸道的标本占85.5%;主要引起ICU患者的感染,占44.0%.3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1);到2009年,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超过40%;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较高,其中对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氨曲南等7种抗菌药物3年比较, 2008年与2007年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而2009年与2008年比较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对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连续3年耐药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连续性监测可及时发现其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协助医院感控部门制定最佳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定植与传播,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型和耐药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准确用药。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间住院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分离,并获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进行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头孢曲松耐药率可达98%,其余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还有2种抗菌药物也达70%,按耐药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医生在用药时需注意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高耐药性药品,以避免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及耐药性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分析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离及其时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并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菌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年间细菌感染情况,大肠埃希菌占尿路感染所有病原菌的首位(38.5%),临床分离趋势变化不大(P>0.05);783例该类患者中住院患者为85.4%,且老年女性患者占40.6%,人群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年间耐药性变化,大肠埃希菌仅对两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有显著变化(P<0.01),其中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在余下常用19种耐药率变化不大的抗菌药物中(P>0.05),亚胺培南对该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耐药率为0%,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耐药率稳定在10%以下,对呋喃妥因耐药率<2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在20%~60%.但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60%.4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阳性率为49.4%,变化趋势不大(P>0.05);产ESBLs菌株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并对临床经验治疗的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高耐药,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表型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不同β-内酰胺酶株分布情况、表型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某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株,用VITEK2Compact对其进行鉴定和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以高级专家系统软件(AESTM)验证和解释药敏测试结果。结果421株大肠埃希菌中,表型主要分为三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产获得性青霉素酶株和野生株。产ESBLs菌株共249株,占59.14%,其中67株为CTX-M型;产获得性青霉素酶菌株120株,占28.50%;产碳青霉烯酶菌株8株,占1.90%;野生株47株,占11.16%。产酶总阳性率为88.84%(374/421)。主要标本来源为洁净中段尿,分离174株(41.33%),其次为痰标本101株(23.99%);而科室来源则比较分散,最多为肾内科39株(9.26%)。各型产酶株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产ESBLS仍是大肠埃希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其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产获得性青霉素酶株和野生株(P〈0.05),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产酶率非常高,并存在多种耐药表型,其中以产ESBLs最为常见;产酶株的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十分严重,应高度重视对产酶株的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株的产生与扩散。  相似文献   
8.
23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微生物检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用梅里埃公司的VT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年在13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23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67.65%(161/238)、支气管冲洗液20.59%(49/238)和血液4.20%(10/238);分布于全院50个病区,主要来自各急危重症监护病房37.82%(90/238),其次为呼吸病区和神经外病区各占5.88%(14/238);其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阿米卡星9.1%、亚胺培南10.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4%.头孢吡肟25%,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他啶都小于50%,时其余的4种抗生素均大于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本院分布较分散,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为耐药,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在本院是治疗该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陈柳勤  孙诚  陈晓丽  凌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69-4171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SAU血流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SAU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167株SAU广泛分布于全院各科室,分离率最高为ICU占16.17%,其次为儿科病区和心内病区分离率分别为10.78%和10.18%;167株SAU中,70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1.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普遍耐药,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9.10%,利福平的耐药 率< 15.00%,未分离到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MRSA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P< 0.01).结论:血流感染的SAU对常用抗菌药物显示多药耐药,没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MRSA耐药性比MSSA严重,医院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力度,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积极做好各项防治措施,防止MRSA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对此类感染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艰难梭菌分离情况以及临床感染特点。结果从291份感染性腹泻标本中分离出33株艰难梭菌,阳性率为10.3%(18/174),其中26株为产A/B毒素菌株(12例患者)。艰难梭菌主要分离自老年男性,均具有严重基础疾病,且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和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粪便常规和血液学相关指标对艰难梭菌感染及产毒与否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结论严重的艰难梭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且易引起院内感染的播散,医院可以根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规范干预,从而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