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爱玲 《微创医学》2004,23(6):818-820
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古老、广泛且疗效较佳的抗生素之一,但临床应用时发生皮试假阳性为常见体征,这样的情况不仅限制了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本来可以使用的病例成为禁忌,物美价廉的药物不能广泛应用,而且原本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常因改用其它药物之后却反而达不到疗效,增加了耐药菌株,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身体损害.因此探讨青霉素皮试时的假阳性反应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使之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我们医护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对14种吸入变应原(过敏原)过敏的分布状况和相关性。方法选取366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试。结果366例患者中297例对14种变应原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81.1%;过敏原以屋尘、粉尘螨、多价昆虫、春季花粉I等为主;其中对6种及6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占35.7%。皮试阳性组患者与皮试阴性组患者吸人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的乙酰甲胆碱累积剂量(PD20F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最常见的过敏原为屋尘、粉尘螨、多价昆虫、春季花粉I等;PD20FEV。与变应原皮试检出阳性率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7年所有PTE住院病例的I临床资料,以2004年12月我院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为时间界限.比较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诊断情况和临床结果.结果 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近10年期间我院诊断PTE 19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1%,医院内病死率为36.84%.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后诊断PTE 63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7%,病死率为12.70%.呼吸内科在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病例分别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5%(4/7 928)和1.28%(49/3 843),医院内病死率为2.04%.结论 遵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诊断和治疗PTE显著提高了我院尤其是呼吸内科的PTE病例数,降低了该病的医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切换时机.方法 以49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 序贯组24例,对照组25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8±0.9)d和(20.5±6.5)d,住ICU的时间为(3.3±0.8)d和(22.3±8.5)d,VAP发生率为16.67%(4/24)和44.00%(1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20.83%(5/24)和16.00%(4/25),病死率为12.50%(3/24)和28.00%(7/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主要因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栓塞的同时并有细小动脉痉挛,严重者可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右心室扩张、右心衰竭和休克。西方国家人群肺栓塞发生率约为0.5‰,如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恰当治疗则降至2%~8%。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的时间窗为症状发生14d以内,而且溶栓开始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2005年我科应用尿激酶溶栓序贯抗凝治疗成功治愈了2例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溶栓治疗时的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21例,对照组19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6±0.7)d和(16.5±6.3)d,住ICU的时间为(3.0±0.8)d和(19.3±7.5)d,VAP发生率为14.29%(3/21)和36.8%(8/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19.1%(4/21)和15.8%(3/19),病死率为14.3%(3/21)和26.2%(5/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通机械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而细菌是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明确引起肺炎的细菌病原体对正确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肺炎病原体细菌学检查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细菌抗原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基因。细菌培养标本包括痰液、经无菌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胸水以及经皮穿刺到达肺炎部位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抽获取的液体。痰液、血液以及胸水细菌培养简单方便,临床应用广泛,但阳性率较低;经无菌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得到提高但属于有创检查;经皮穿刺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抽获取的液体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特异性高。血清或尿细菌抗原检测、痰液或尿液细菌基因检测的细菌种类有限,但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陆爱玲 《医学文选》2004,23(6):818-820
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古老、广泛且疗效较佳的抗生素之一,但临床应用时发生皮试假阳性为常见体征,这样的情况不仅限制了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本来可以使用的病例成为禁忌,物美价廉的药物不能广泛应用,而且原本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常因改用其它药物之后却反而达不到疗效,增加了耐药菌株,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身体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2例 OSAHS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行多导睡眠图 (PSG)检测和昼夜血清瘦素水平测定 ,分析比较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OSAHS组患者 (9∶ 0 0 )血清瘦素水平 [(13.79± 9.0 0 ) μmol]比对照组 [(8.5 9± 4 .6 8) μm ol/ L]增高 (P <0 .0 5 ) ;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似有随着体重指数 (BMI)增大逐渐增高的趋势。不同时段血清瘦素水平均与 BMI呈正相关 (r =0 .4 32和 r =0 .4 0 4 ,P <0 .0 5 )。结论 :OSAHS与肥胖和血清瘦素水平关系密切 ,夜间睡眠异常和肥胖可能是血清瘦素水平增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皮定位肺穿刺活检是从体表进针刺入肺内抽取肺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的一项技术,对明确肺部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呼吸内科对肺部疑难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我科2004年10月~2007年5月对90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现将围术期护理配合和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