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功能性测试方法(functional test)是运用"预康复"的理念,将预防疼痛与伤病的关口前置,以早期发现运动员身体薄弱环节为目标的实用医学方法,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康复体能训练,对身体的这些薄弱环节加以改善,促使伤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据文献报道,运动员损伤部位常以腰部及下肢损伤发生率最高[1],而这些部位的损伤,表现为病因复杂、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复发性等特征,有的甚至成毁灭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抗体EB-VCA-IgA(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EB-EA-IgA(EB病毒早期抗原抗体)及血浆中EBV-DNA(EB病毒DNA)水平在监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预后判断及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鼻咽癌患者76例,放疗前检测EB-VCA—IgA,EB-EA-IgA及EBV DNA。放疗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并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76例中,EB-VCA—IgA放疗前阳性71例,阴性5例;放疗后阳性69例,阴性7例。EB-EA-IgA放疗前阳性68例,阴性8例;放疗后阳性者64例,阴性12例。EBV-DNA放疗前检测阳性60例,阴性16例;放疗后阳性11例,阴性65例。其中,11例检出阳性者中2例证实为远处转移,8例为临床复发,故其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在65例阴性患者中,共有3例远处转移,8例复发,故阴性预测值为83.1%。64例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故准确率为84.2%。结论血浆EBV-D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而EB-VCA—IgA,EB-EA-IgA尚无法证明其是判断临床分期、疗效及复发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E芳  阮辉 《护理学报》2003,10(2):28-29
笔总结了6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别阐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肩部疼痛、腰部疼痛、四肢疼痛、咽喉部疼痛的护理。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虽然创伤小、疼痛轻,但术后疼痛仍然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月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全麻后手术的7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发生躁动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结果 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为27.51%,其中麻醉深度不当、术后镇痛不良、不良因素刺激、术后制动不全以及患者心理应激等是导致麻醉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结论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加强术中和术后监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阮辉  隋平 《现代保健》2011,(8):172-173
目的 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容量复苏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麻醉经验.结果 42例患者中行全身麻醉31例,腰硬联合麻醉11例.抢救成功40例,抢救成功率为95.24%.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首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轻度休克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合理控制麻醉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阮辉  吴华  郝云  何茹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156-160
随着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日益关注,有关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负荷的测量方法也伴随测量学理论研究进展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演变。该文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CNKI数据库相关文献的检索与研究,对测量幼儿身体活动负荷方法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鉴于幼儿身体活动特点,在实践中应从中选择有效方法,并综合加以应用,以提高幼儿身体活动负荷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刘真  阮辉  周茜 《华西医学》2009,(11):2911-2912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RP对AP的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检测75例SAP患者和75例MAP患者入院后第1、3、5、7、9天外周血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AP组患者CRP高峰值出现在住院第3天,第7天开始下降,14天后恢复正常。而SAP组患者住院第1天即可出现CRP显著增高,且下降速度缓慢,在后期CRP仍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入院第1天,SAP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1)。轻症与重症组(无并发症或有并发症)之间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动态监测CRP可作为AP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禁食不禁药,胃肠减压,给予大承气汤口服、灌肠;对照组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两组同时给予PPI、生长抑素、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应用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缩短了禁食的时间,同时缩短了自然病程,减少了单个患者住院费用。结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隋平  阮辉 《现代保健》2011,(3):34-35
目的 分析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月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全麻后手术的7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发生躁动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结果 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为27.51%,其中麻醉深度不当、术后镇痛不良、不良因素刺激、术后制动不全以及患者心理应激等是导致麻醉术后躁动的主要原因.结论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加强术中和术后监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AP分成轻症(MAP)和重症(SAP)两组,在入院后第1、3、5、7、9天动态检测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AP患者入院后的CRP均增高,SAP组血清CRP平均水平达(106.3±15.4)mg/L,显著高于MAP组的(21.5±7.6)mg/L(P〈0.01)。结论 CRP可作为AP早期诊断及SAP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