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男 ,70岁 ,因“发作性意识障碍 1h”于 2 0 0 1年 4月2 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神志清 ,血压 135 /75mmHg(1mmHg =0 .133kPa) ,颈软 ,双肺呼吸间音清 ,心率35次 /min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征 (- )。心电图示 :窦性心动过缓 ,交界性逸搏 ,Ⅱ° 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尿、大便常规正常 ,既往无特殊病史。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冠心病”。给予静滴异丙肾上腺素 ,口服阿托品等治疗 ,心率可上升到 75次 /min左右 ,…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预后意义。方法入选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92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连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心电图Q波导联是否存在ST段抬高,将患者分为2组,即ST段抬高组(52例),非ST段抬高组(40例)。结果ST段抬高组入院后CK-MB水平[(140±21)U/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90±15)U/L],其他一般临床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心脏超声资料显示,ST段抬高组心功能较差,平均经过2年随访,复查心脏超声,两组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ST段抬高组心脏功能仍较非ST段抬高组差。结论AMI后ST段持续性抬高,与较大面积的梗死、较差的心功能有关,并在随后的2年中,更易发生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王锦乾  阮爱兵 《山东医药》2005,45(32):57-58
2001年1月~2004年7月,我们对118例急性Q波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旨在观察V1导联ST段改变在评价此类患者危险度方面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本组118例急性Q波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男78例,女40例;年龄35~84岁,伴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20例,有吸烟史60例,均符合:①胸痛开始至入院时间〈12h;②既往无心肌梗死及慢性肺病史;③入院时为窦性心律且无室内传导异常。根据入院时V1导联ST段改变,将患者分为三组。ST段抬高组(A组25例):V1导联J点后80ms处ST段高于TP段至少1mm。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6岁。因乏力、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乏力、胸闷,偶有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无咳嗽。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心包积液”,多次行心包穿刺,抽出液为渗出性积液,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予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近1月胸闷气促加重并出现全身水肿,以双下肢为重,不能平卧,转入我院。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5C,脉搏76次/分,血压14.6/9.3Kpa。消瘦,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反映迟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心肌移植对胶原纤维含量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用Brdu标记的BMMSCs细胞悬液注入心梗区不同部位,取心梗区标本,行Massion三色染色测定胶原纤维含量。结果犬BMMSCs培养生长状况良好,传代后经Brdu标记,标记率达80%;梗死心肌组织切片发现,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减少,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犬经心肌内注射途径植入的自体BMMSCs可以在梗死心肌组织内定植、存活,减少胶原形成,从而有利于延缓AMI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心肌钙蛋白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和其它症状的一大类病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 AP) ,急性心肌梗死 (AMI)。其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冠脉内原有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引发血栓形成 ,导致急性心肌血供障碍。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征之一 ,在发病早期进行适当的危险度评价 ,对选择治疗方案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肌钙蛋白 (c Tns,是 c Tn T、c Tn I的总称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特异、高度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 ,对 ACS危险度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指导下3种常见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临床的疗效及电生理特征。方法:2008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CARTO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的166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6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3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26例心房扑动,108例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78例、持续性房颤30例);②消融及随访结果:共计162例即刻消融成功,4例失败(房速3例、房扑1例),总成功率为97.6%;随访6—60个月,复发30例,其中房速、房扑各2例,均再次消融成功;心房颤动复发2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10例),再次消融后8例成功,二次房颤消融成功率为85%;均未出现心包填塞、心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ARTO三维标测下导管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浅低温(32~34℃)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降低梗死面积,改善梗死心肌的愈合。但要使治疗性低温产生保护效应必须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尽可能早地而且在再灌注之前就要使心肌达到目标温度。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的浅低温对左心室功能、局部心肌血流及缺血预适应似乎不会产生损害作用。浅低温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可能包括降低组织代谢率,保存高能磷酸盐,减轻细胞凋亡,诱导热休克蛋白的产生等。  相似文献   
9.
<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1],因此,近年来颈动脉的超声检查被许多学者所关注。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对照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从而探讨颈动脉IM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能力。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肌钙蛋白在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爱兵 《医学综述》2001,7(5):278-279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和其他症状的一大类病征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和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tarction ,AMI) ,其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冠脉内原有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引发血栓形成 ,导致心肌血供障碍 ,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发病早期进行适当的危险度评估 ,对选择治疗方案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肌钙蛋白 (cardiactropon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