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高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38例,根据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将338例患者分为两组,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小于3.17 mg/mmol的247例定义为A组,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大于3.17 mg/mmol的91例定义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B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几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高于A组(P0.05)。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风险评估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白介素33(IL-33,interleukin-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与脓毒症发生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白介素33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结构选择标签SNP(tagging SNP,tagSNP),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检测技术完成对IL-33基因的标签SNP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性别、年龄、吸烟、饮酒、APACHEⅡ评分和慢性病状态等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评估IL-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的关系,以及脓毒症继发的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死亡等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在所选的7个IL-33标签SNP (rs10118795 C/T,rs16924159 G/A,rs1891385 A/C,rs2210463 A/G,rs72614079 A/G,rs76864631 G/A,rs7849201 C/T)中,rs76864631不符合HaZy-Weinberg平衡定律,其余6个多态位点及单体型与脓毒症的发生风险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 125).结论 IL-3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病程转归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技术设备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在救治急危重症时有其特殊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在农村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微创技术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微创手术和中西医联合治疗后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微创技术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种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治疗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及常州华森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MN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2.87 ± 9.78)岁。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将一种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精氨酸1.5~5 g,异亮氨酸1.5~5 g,亮氨酸2.5~7.5 g,赖氨酸1.5~5 g,蛋氨酸0.25~1.5 g,苯丙氨酸0.25~1.5 g,苏氨酸1.5~5 g,色氨酸0.25~1.5 g,缬氨酸2.5~7.5 g,组氨酸1.5~4 g,甘氨酸1.5~4 g,丙氨酸1.5~5 g,脯氨酸1.5~4 g,天冬酰胺0.05~1.5 g,半胱氨酸0.05~1.5 g,谷氨酸1.5~5 g,丝氨酸0.25~2.5 g,酪氨酸0.05~1.5 g,L~鸟氨酸0.25~4 g,天冬氨酸0.5~2.5 g;维生素(维生素B1 1~2 mg,维生素B2 1~2 mg,维生素B6 3~10 g,维生素C 1~3 g)]配制在1个三升输液袋内进行静脉输注,1次/d,28 d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行第2个疗程,持续治疗时间≥4个疗程(或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改良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疾病进展率及临床表现等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评价新疗法的安全性。 结果本组60例MND患者中死亡3例(5.00%),均为疾病晚期呼吸衰竭。肌肉萎缩好转、肌力增加6例(10.00%),舌肌萎缩、构音障碍好转1例(1.67%),流涎好转2例(3.33%),吞咽功能改善1例(1.67%),四肢活动度增加4例(6.67%),1例(1.67%)不能独立行走的患者可辅助蹲起和独自缓慢行走。各阶段ALSFRS-R评分:首次门诊(n=60)的ALSFRS-R评分为15.0~48.0分,平均(32.21±8.70)分;治疗4个疗程(或6个月)时(n=60)的评分为3.0~45.0分,平均(28.32±9.56)分;末次治疗时(n=59)评分为3.0~48.0分,平均(28.36±9.50)分。治疗4个疗程(或6个月)时(n=60,t=-3.950,P<0.05)和末次治疗时(n=59,t=3.845,P<0.05)的ALSFRS-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完成6个月治疗时有19例患者(31.67%)的ALSFRS-R评分上升,2例(3.33%)评分不变,且有61.67%(37/60)的患者疾病进展率较前下降;延长治疗时间后,评分下降患者的占比降低至57.63%(34/59)。对28例停药患者进行2~12月的随访发现:在完成一定疗程的规范化治疗后,即使患者停止用药,仍然可见到较为长时间的持续疗效:25.93%(7/28)停药患者的ALSFRS-R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末次随访疾病进展率仍然低于治疗前[0.50(0.42)分/月比0.56(0.60)分/月,Z=-2.691,P<0.05)],且74.07%(20/27)停药患者的疾病进展率较治疗前减缓。但因为停止治疗后,疗效难以在长时间内持续维持在较好水平[74.07%(20/27)患者的末次随访ALSFRS-R低于末次治疗],因此持续的巩固治疗是有必要的。 结论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能在整体上为MND患者提供机体新陈代谢的底物、辅酶与强劲的动能,从而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病情与临床症状。新疗法的确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种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及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AL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64 ± 9.28)岁。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将一种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精氨酸1.5~5 g,异亮氨酸1.5~5 g,亮氨酸2.5~7.5 g,赖氨酸1.5~5 g,蛋氨酸0.25~1.5 g,苯丙氨酸0.25~1.5 g,苏氨酸1.5~5 g,色氨酸0.25~1.5 g,缬氨酸2.5~7.5 g,组氨酸1.5~4 g,甘氨酸1.5~4 g,丙氨酸1.5~5 g,脯氨酸1.5~4 g,天冬酰胺0.05~1.5 g,半胱氨酸0.05~1.5 g,谷氨酸1.5~5 g,丝氨酸0.25~2.5 g,酪氨酸0.05~1.5 g,L~鸟氨酸0.25~4 g,天冬氨酸0.5~2.5 g;维生素(维生素B1 1~2 mg,维生素B2 1~2 mg,维生素B6 3~10 g,维生素C 1~3 g)]配制在1个三升输液袋内进行静脉输注,1次/d,28 d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行第2个疗程,持续治疗时间≥4个疗程或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的国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改良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疾病进展率及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 结果本组22例ALS患者中死亡1例(4.55%),为疾病晚期呼吸衰竭。肌肉萎缩好转、肌力增加3例(13.6%),舌肌萎缩、构音障碍好转1例(4.5%),流涎好转2例(9.1%),吞咽功能改善1例(4.5%),四肢活动度增加2例(9.1%),1例(4.5%)不能站立和行走的患者可搀扶站立。各阶段ALSFRS-R评分波动范围:首次门诊时为18.0~44.0分,治疗6个月时为18.0~41.0分,末次治疗时为12.0~39.0分之间,末次随访时为6.0~38.0分。治疗6个月时ALSFRS-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0(12.3)分比27.15(14.7)分,Z=-1.183,P>0.05],6例(27.3%)患者的ALSFRS-R评分上升,4例(18.2%)评分不变,12例(54.5%)评分下降。末次治疗时ALSFRS-R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23.50(6.0)分比27.15(14.7)分,Z=-2.557,P>0.05],但仍有6例(27.3%)患者的评分上升。治疗6个月和末次治疗时的疾病进展率虽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1(0.563)分/月比0.673(0.716)分/月,Z=-1.834;(0.702±0.469)分/月比(0.716±0.440)分/月,t=0.259。P均>0.05],但仍分别有72.7%(16/22)和54.5%(12/22)的患者疾病进展率较前下降。对所有患者随访至首次治疗后1年以上发现,其ALSFR-R评分4例(18.2%)上升,1例(4.5%)不变,17例(77.3%)下降,且疾病进展率低于治疗前[(0.584±0.372)分/月比(0.716±0.440)分/月,t=2.706,P<0.05]。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即使停止用药一段时间,仍然有72.7%(16/22)患者的疾病进展速率得以减缓。 结论该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能在整体上为ALS患者提供机体新陈代谢的底物、辅酶与强劲的动能,通过促进机体酶与氨基酸代谢以及血液循环,使受损、变性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增强了神经元的存活能力,从而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病情与临床症状。新疗法的确无毒无害无副作用,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早期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脓毒症患者病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动态观察脓毒症患者早期淋巴细胞亚群浓度变化.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在入院后第一个24小时内CD3+,CD4+,CD4+/CD8+值显著低于正常值,4天内CD3+,CD4+,CD4+/CD8+值逐渐上升,接近于正常值.结论:脓毒症患者病程早期处于免疫系统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丰诺安治疗急危重病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7月应用丰诺安治疗40例急危重病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丰诺安后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有明显好转,P<0.05;球蛋白(GLB)、白/球(A/B)、直接胆红素(DBIL)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丰诺安可改善急危重病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统计调查全球每年因为各类突发事件的死伤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一大公害,在医院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缩短抢救治疗时间,抓住"黄金1小时",成为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过去的急救模式是患者呼叫救护车,救护车将患者送到医院,医院急诊室对患者对症处理后转专科继续治疗.传统的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几十分钟"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提倡和实施现代创伤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势在必行[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用创口冲洗系统在急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12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就诊的狂犬暴露Ⅱ级及Ⅱ级以上196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冲洗模式冲洗动物咬伤伤口;以2018年1月至12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就诊的狂犬暴露Ⅱ级及Ⅱ级以上309例患者为治疗组,使用专业医用创口冲洗机和专业冲洗剂冲洗动物咬伤伤口,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伤口发生红肿及化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均0.05)。结论:医用创口冲洗系统能有效提高动物咬伤患者的冲洗疗效,建议在临床处理动物咬伤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