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措施,而如何让移植受者获得免疫耐受状态则是肝移植科医师追求的最终目标。了解最新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经验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免疫耐受,从而为移植受者制定更加妥善的治疗方案。本文综合国际核心期刊报道的内容,从临床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诱导方案的制定及寻找合理的免疫状态的相关监测指标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肝移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1,3,7,14 d清晨空腹以脉动染料光密度法(PDD)无创检测吲哚菁绿(ICG)血浆清除率、肝有效血流量、心搏出量、循环血流量、中心血容量,观察其的变化.结果 术前测定ICG血浆清除率为(0.09±0.05)/min,肝有效血流量为(0.43±0.22) L/min,心搏出量为(7.16±2.49) L/min,循环血流量为(5.87±1.85) L,中心血容量为(3.94±1.59) L.ICG血浆清除率和肝有效血流量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心搏出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循环血流量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中心血容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7,14 d(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处于低容量、高循环状态,至术后早期则处于高容量、高循环动力状态,肝脏有效血流量增加,肝脏储备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约3 d高循环动力状态明显下降,于术后约2周全身循环逐渐进入稳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不留置T型管,以降低与T管相关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此期间内符合指征未留置T管的患者102例,观察本组患者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9%(5/102),其中3例为肝内胆管多发性狭窄,均行再次肝移植;2例为肝总管非吻合口狭窄,经ERCP行球囊扩张并放置胆道内支撑管3个月后治愈.结论 对符合指征的肝移植患者术中不留置T管是安全的,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降低胆道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钳夹法建立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建立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的方法。方法 先探索昆明小白鼠胆管缺血最适时间点,尔后选取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用2枚显微血管夹(宽0.1cm)夹闭一段长约0.4cm的胆总管90min,正常对照组仅暴露胆管未夹闭。术后21d两组小鼠均行胆道造影,下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进行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含量测定,取胆总管和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钳夹部位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胆管造影示胆管扩张,壁光滑,狭窄部位以下胆管未显影;正常对照组肝内胆管未显影,肝外胆管显影。血清总胆红素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5倍以上,谷丙转氨酶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倍以上。病理示缺血胆管管腔变小或闭塞,胆管黏膜坏死脱落,管壁纤维化增厚;病变部位以上胆管管腔增大,管壁变薄。肝脏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血管夹钳闭缺血法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胆管缺血狭窄模型,为肝移植术后胆管缺血狭窄并发症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DV-TK基因局部应用防止裸鼠肝癌根治性切除后转移复发的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肝癌模型后,行根治性切除,同时各组(对照组10只、肝断面注射基因组11只、腹膜后注射基因组11只)分别注射ADV-TK基因50μl,24h后腹腔注射更昔洛韦50μg/10g体重.治疗组各取1只注射含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裸鼠,24h后处死裸鼠,观察基因转染情况.6周后,处死其余裸鼠,分别检查肝内及腹腔内其他脏器、肺等转移、复发情况,测量复发肿瘤的体积.结果 (1)各器官均可见该基因转染.(2)肝内复发情况:复发肿瘤数目、体积及涉及肝叶数对照组为(8.7±6.5)、(2933±597)mm3、(4.3±2.2),肝断面注射基因组为(0±0)、(0±0)mm3、(0±0),腹膜后注射基因组为(2.2±1.3)、(265±109)mm3、(2.1±1.3),基因注射组各指标明显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P<0.01,x2=5.32,P<0.01).(3)肿瘤的肺及远处转移情况:肺转移率、涉及器官数和AFP值对照组为(10/10)、(7.2±5.3)、(1322±702),肝断面注射基因组为(2/10)、(3.2±1.5)、(322±102),腹膜后注射基因组为(1/10)、(1.8±1.2)、(268±13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1,x2=7.15,P<0.01).结论 ADV-TK基因局部注射可以转染裸鼠各内脏器官并可以抑制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 (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背驮式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对32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腔静脉成形背驮式肝移植,其临床分期,Ⅱa期1 例,Ⅱb期22 例,Ⅲ期9例。术中证实门静脉癌栓11例,胆管癌栓3例,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癌栓6 例;对于瘤体较大者,术中行射频处理,Ⅲ期患者术中均进行12、8、9、16、13、14 组淋巴结清扫;对于瘤体较大及术后甲胎蛋白处于高水平者进行化疗;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手术历时(8.5±2.1)h,无肝期(60±25)min,失血量(800±450)ml;术后存活时间超过6个月者30 例(93.8 %),超过12个月者26例(81.3 %),超过18个月者18例(56.3 %),存活时间最长者26个月;Ⅱa、Ⅱb期患者术后无瘤时间平均为11.5个月,存活时间为15 个月;Ⅲ期患者存活8~15 个月;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未发生与腔静脉成形术相关的流出道梗阻,无因术后出血需手术探查及肾功能衰竭病例。结论 腔静脉成形背驮式肝移植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酵素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口服微生物酵素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防治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病例,采用口服微生物酵素组与对照组,对比临床症候及大便、尿、痰、胆汁的细菌学检查,观察有益微生物菌群制剂的应用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防治效果。结果 应用微生物酵素组消化道功能恢复、肠道菌群失调、粘膜系统一般真菌检查及细菌学培养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术后经消化道服用微生物酵素,可有效增强粘膜系统的免疫学功能,对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