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小妹  邹翼霜  王黎梅   《护理与康复》2017,16(4):396-397
正随着CT技术的日新月异,CT引导下的各种介入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如CT引导下的颈腰椎间盘、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消融术,手汗症~([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行胸腰交感神经调制术,癌痛患者行腹腔丛神经阻滞术等,这些治疗时间约40~60 min,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保持特定体位,如俯卧、仰卧或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等~([2])。由于CT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气管切开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以降低早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将2012年1-12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套管并机械通气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吸引组)和观察组(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组)各2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早发VAP发生率及吸引量,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早发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3.04%、对照组3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观察组为(8.29±4.26)、(22.10±12.903)、(6.73±1.78)d,对照组为(10.95±4.75)、(32.38±17.4)、(9.35±2.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每日声门下吸引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声门下吸引器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降低早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对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降低吸入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试验组采取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为分次定量鼻饲,比较胃内容物的反流情况和VAP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胃内容物反流率和V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持续均匀泵入胃肠内营养液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降低吸入性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重症哮喘机械通气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23例重症哮喘患者在机械通气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认为护理重点为灌洗术前调节呼吸机参数,按医嘱应用镇静、肌松药;治疗时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机监护和镇静、肌松效果观察;治疗后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监测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邹翼霜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1):27-30
正在医院内,患者因为检查、治疗或入住专业病房等原因,需要进行转运,这一过程被定义为院内转运(intrahospital transport,IHT)[1]。成人、儿童重症监护室患者及急诊室危重患者IHT过程存在风险[2-9],研究发现转运物品为IHT风险之一[2,7-8]。文献报道,物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普通输液器的引液针与输液袋(瓶)之间依靠瓶塞橡胶弹力维持,无任何保护措施,稍有外力牵拉会引起引液针下移或滑脱.由于重力和压力差的原因,输液器引液针滑脱将引发血液回流导致患者血液丢失.及时发现输液器引液针滑脱也需重新更换输液器,造成患者经济损失和药液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及发生针刺伤的可能性 [1].  相似文献   
7.
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机体代谢增加,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鉴于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屏障、免疫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目前已成为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24~48h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外接装置使人工气道气囊意外漏气的危重患者不必立即更换人工气道,避免重新插管带来的风险。方法用一根普通吸氧管、一个输液三通、2根测压管和一个装水的塑料瓶组成限压装置,以之连接中心供氧的吸氧流量表和人工气道测压囊的注气口,使位于水面下25cm的测压管开口有(2—3)个/s气泡逸出,从而维持环路内压力亦即气囊压力约为25emiH2O。结果该方法简单可靠,临床应用效果好。结论该方法能自动持续补充气体维持气囊压力,又能避免气囊内压力过高,可使部分重危患者避免更换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9.
任小妹  邹翼霜  王黎梅   《护理与康复》2018,17(2):107-108
正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操作精准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许多诊疗需要在CT引导下进行,如CT引导下的椎间盘射频消融术[1]、三叉神经射频切断术、多汗症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行胸腰交感神经调制术、癌痛患者行腹腔丛神经阻滞术、肿块穿刺活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总结5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产妇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呼吸机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护,进行控制性液体管理,按医嘱正确给药并及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妊娠期及产褥期护理,促进患者康复。5例均治愈出院,其中1例孕20周孕妇出院1周后在当地医院终止妊娠;4例产妇未发生产褥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