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篇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力”饮料对大鼠心肌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力”饮料是增强体质的强壮饮料,内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已证明可改善人和动物的运动能力。30支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地分为三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对照组。实验Ⅰ组每日服“强力”饮料,实验Ⅱ组每日服水。观察10天后,实验组Ⅰ和Ⅱ配对进行最大游泳试验。左心肌进行了下述组化反应:糖原:Akpase,ACPase ATPase和SDH。结果说明实验Ⅰ组和Ⅱ组的糖原,AKPase和ACPase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为强力饮料可能改善或延缓大鼠运动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69例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有关特殊检查等资料的分析,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1.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69例中,男40例,女29例,年龄15岁~7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5小时~5个月。1.2临床表现69例结核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56例(8.5%)、发热41例(60.5%)、心悸38例(55.4%)、心前区疼痛28例(40%)、乏力刀削(39%)、盗汗10例(15%)、咳嗽12例(16.3%)及食欲不振42例(61%)。主要的体征为:心界扩大55例(孤%)、发热37例(54%)、窦性心动过速32例(46.2…  相似文献   
3.
梯度减压法预防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颅内出血对预防术中脑膨出的疗效。方法 对GCS≤8分的53例重型颅脑损伤或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梯度减压手术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所有病例中有2例(3.8%)脑肿胀较严重患者发生术中轻度膨出,死亡10例(18.9%);对照组脑膨出13例(26%),死亡17例(3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10.52,P〈0.01)。结论 采用梯度减压手术可使高颅压状态下颅压下降有梯度过程,能分次减低脑组织对骨窗部位的顺应性,降低局部压力梯度,有效避免局部脑组织卡压以及由于血管外力突然降低引起调节麻痹,导致血管急性扩张,从而避免脑膨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的7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24 h内复查头颅CT,32.86%(23/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90%以上,54.29%(38/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80%~50%之间,12.86%(9/70)患者血肿清除量在50%以下.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预后,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Ⅰ级患者60.00%(42/70),Ⅱ级患者32.86%(23/70),Ⅲ级患者5.71%(4/70),Ⅳ级患者1.43%(1/70),Ⅴ级患者0.结论 对于出血量在20~40 ml且尚未出现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后行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出血率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分别于干预后1、3、7、14d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LB(31.57±2.53)cm、TP(69.22±3.57)g/L、BMI(18.32±1.73)kg/m~2、TSF(6.72±1.55)mm、HB(126.44±5.65)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时,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3、7、14d时,观察组CRP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机体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恢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脂肪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多种成分可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鼠类动物模型中,RAS促进脂肪细胞生长、分化,甘油三酯储存,细胞肥大,体脂沉积;而在人类成熟脂肪细胞,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使脂肪异位沉积在肝脏、骨骼、胰岛组织,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抑制RAS系统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改善肥胖相关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145-5p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miR-145-5p mimic质粒、mimic-NC质粒、TPM3质粒分别或联合转入甲状腺癌细胞,RT-qPCR检测miR-145-5p与TPM3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靶向关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1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月,双下肢肿,乏力,长胡须,体重增加2周”入我院。查体:BP175/90mmHg。满月脸,多血质,毛发增多,发际低,上唇、下颏长胡须,面部散在痤疮,前胸、后背、双上肢满布出血点,以前胸为主,压之不褪色。未见粗大紫纹,皮肤菲薄。右侧腰部可扪及约15cm×15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以右侧明显。入我科后血钾2.3mmol/L,静脉及口服补钾,每天6~9g。氨体舒通60mg每天4次,血钾维持在2.5~2.8mmol/L,波依定5mg及安博维150mg每天一次,血压控制在150~160/60~85mmHg。实验室检查:皮质醇(PTC)生理波动及地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在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经验和体会。术前肺功能测定: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7例,(FEV1<40%,FEV1/FVC<40%)。结果 肺楔形切除9例,肺段切除1例,肺大疱切除4例,心包开窗术1例,后纵隔肿瘤摘除术1例,肺减容术1例。术中出血为10-100ml13例;出血110-200ml4例,术后需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48-68h)。术后出现心律失常,胸腔积液,漏气等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无需手术中输出。结论 VATS手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对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锋  吴涛  符健  吴彪  邱平  许小珍  蔡笃运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9,9(4):646-647,662
目的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为两组,治疗组20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仅内科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8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HBV DNA。如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上述检查结果恢复者判断为有效,反之为无效。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有效率为70%,对照组17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为35.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6~8周治疗后患者血清ALT、TB和HBV DN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LB和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经6~8周治疗后患者血清ALT、TB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ALB和PTA较治疗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mg/d治疗6~8周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