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液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接诊的50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50例非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尿液中CHI3L1水平,采用Peason分析法分析尿液中CHI3L1与血清PCT、CRP、WBC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尿液中CHI3L1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WBC及尿液中CHI3L1水平分别为(4.61±0.64)μg/L、(50.76±5.43) mg/L、(16.82±2.59)×109/L、(194.98±33.65) pg/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0.40)μg/L、(40.31±4.49) mg/L、(13.65±1.74)×109/L、(102.93±28.34) pg/m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应用“导管内置法”解除输尿管皮肤造口内单J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内单J梗阻患者,将“导管内置法”列为观察组(45例);“导丝引导法”列为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特征的资料、解除梗阻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应用“导管内置法”解除输尿管皮肤造口内单J管梗阻的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显示两组病例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手术手术时间及消耗手术材料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导管内置法”解除输尿管皮肤造口内单J管梗阻手术时间短,手术所耗费的材料成本低,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分期为cT1a的肾肿瘤患者术后出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212例术前临床分期为cT1a的。肾肿瘤患者,分为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组(n=115)和肾脏肿瘤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组(n=97).观察两组术后肾功能的变化。用MDRD法来估计。肾小球率过滤。其中CKD定义为。肾小球率过滤〈60mL/(min·1.73㎡),持续3个月及以上。结果RN组共115例患者,PN组共9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2.2(1.5~84)个月,共有80例(37.7%)患者出现了CKD,其中RN组69例(60%),PN组11例(11.3%)。RN组5年未出现CKD的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22.1%,PN组DFS为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共22例.其中14例(63.6%)术后出现CKD,行RN术12例,行PN术2例。糖尿病组5年DFS为14.3%,高于无糖尿病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前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为肾肿瘤患者术后出现CKD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临床分期为cT1a期的,尤其是高龄或伴有糖尿病的肾肿瘤患者,应尽可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以降低术后出现CKD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肥胖及饮食改变有关[2]。透光性肾结石又名阴性肾结石,主要包括纯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和依地那韦结石,占放射学诊断肾结石的8%~12%,其中主要为尿酸结石[3]。  相似文献   
5.
姜应传  陈炳  邬嘉波  王婕  张小荣 《浙江医学》2021,43(12):1284-1286,1294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母系表达基因3(MEG3)启动子超甲基化的逆转以及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Aza-CdR(0、2.5、10滋mol/L)作用人膀胱癌T24细胞3d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EG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RT-qPCR法检测MEG3mRNA表达,Hoechst33528核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EG3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而下降。0、2.5、10滋mol/L5-Aza-CdR作用T24细胞后MEG3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3.17±0.14、6.73±0.57,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而增加(均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0滋mol/L5-Aza-CdR组T24细胞形态基本正常,2.5、10滋mol/L5-Aza-CdR组T24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0、2.5、10滋mol/L5-Aza-CdR作用T24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34±0.05)%、(11.49±0.36)%、(17.53±2.03)%,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结论5-Aza-CdR可能通过逆转膀胱癌细胞中MEG3启动子超甲基化状态来恢复MEG3mRNA表达,进而诱发膀胱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包皮手术和包皮环切缝合器对包茎儿童的临床效果差异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5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包皮手术治疗包茎儿童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顺序及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儿划分为传统手术组(51例)和缝合器组(51例)。传统手术组患儿接受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缝合器组患儿则接受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征;通过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价两组患儿术后当天、术后1周及2周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儿和家长对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的满意度;通过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评价两组患儿术后当天、术后1周及2周的抑郁程度;通过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价两组患儿术后当天、术后1周及2周的焦虑程度;对比两组患儿术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缝合器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9.02±1.99)min vs.(30.53±5...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和腹腔镜冷冻消融(LCA)治疗肾皮质小肿块(<3.5 cm)的围手术期情况和短期临床结局。方法?共纳入167例患者。其中,92例95处病灶接受LPN,75例患者91处病灶接受LCA。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临床结局。结果?LPN和LCA组肿块平均直径、术前、术后肌酐水平无差异(P =0.495,P =0.953,P =0.101)。LPN组平均年龄低于LCA组[(58.8±3.2)和(69.2±4.7)岁,P <0.01],LPN组平均失血量更高[(168.4±17.2)和(66.1±8.3)ml,P =0.005],平均手术时间更长[(151.6±13.2)和(128.6±10.8) min,P =0.001]。LCA组和LPN组中分别发生6种并发症。LPN和LCA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1.8±4.8)和(14.2±1.3)个月(P <0.01)。LCA组2例患者复发,LPN组1例患者复发。结论?在短期随访中,LPN和LCA治疗肾皮质小肿块的疗效无差异,LCA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9.
张小荣  陈炳  邬嘉波 《浙江医学》2010,32(6):886-887
精囊囊肿临床上不多见,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我院2000~2008年共收治精囊囊肿患者4例,均行经尿道囊肿去顶术,现将诊治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邬嘉波  夏丹  陈炳 《浙江医学》2015,37(2):111-113
目的 分析和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10-2013-06 行腹 腔镜下经后腹膜路径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128 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尿瘘严格定义为手术2d 后仍从后腹膜引流管持续引流出尿液。结果术后有14 例(10.9%)患者发生尿瘘。发生尿瘘的患者中10 例(71.4%)未行CTA 检查,术中平均出血量(232.3±86.7)ml,平均肾动脉阻断时间(28.2±7.5)min,平均住院时间(13.1±2.1)d,9 例(64.3%)术中发现集合系统破损。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P =0.1102)、糖尿病(P =0.0445)、肿瘤内生型生长(P =0.0835)、术前是否行CTA 检查(P=0.0137)、集合系统损伤(P=0.0935)、肾动脉阻断时间(P =0.1225)及术中出血量(P=0.0045)是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P =0.0381)、术前是否行CTA 检查(P =0.0433)及术中出血量(P =0.0155)是术后发生尿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术中出血 量及术前是否行肾脏CTA 检查是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尿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者获得清晰的操作视野,有效缝合破损的集合系统,从而防止尿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