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高危儿管理网络对高危儿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与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早期干预中心,利用高危儿管理网络的模式(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对纳入的2140例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并及时在康复基地进行早期干预和评估。结果在2140例高危新生儿中通过脑损伤五项筛查发现无高危因素的异常婴儿45人;经不同阶段的随访评估诊断为可疑或异常儿童248人,均在张家港市儿童康复基地进行了综合干预,其中196例儿童通过评估已达正常发育水平。结论利用高危儿童管理网络对高危儿进行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可优化医疗资源,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技术筛查早期高危儿。方法通过高危儿管理软件,将高危儿逐级转诊,进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异常的儿童转诊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确诊异常的儿童在本所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或家庭训练指导。结果共评估高危儿1 837例,其中扭动运动阶段共评估1 156例。评估结果为正常(N)932例,单调性(PR)224例,痉挛-同步性(CS)1例,异常率19.46%;不安阶段共评估1 837例,不安运动存在(F+)1 825例,不安运动缺乏(F-)12例,异常率0.65%。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的早期筛查非常必要,只有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残疾儿童的发生,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张家港全市6月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后续的高危儿随访工作质量,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检查量表"对6月龄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筛查结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68例受检高危儿童,正常228例,占85.07%,偏低40例,占14.92%。结论儿童的早期智能发育与带养人、出生季节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儿童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流行病学情况,并探讨其对3~6岁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张家港市83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并对其家长利用罗马Ⅲ诊断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患病率为23.65%,男女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率为15.10%,女童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童(P0.05),不同年龄儿童F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岁FC男童体质量、身高显著低于健康男童,3~4岁FD女童体质量、身高显著低于健康女童,3~4岁FD男童的体质量及5~6岁FD男童的身高均显著低于健康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FC及FD患病率均很高,FGIDs对儿童体格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围产医疗保健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而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等因素造成的脑损伤(如脑瘫、智力低下)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儿童时期致残的主要病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6.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新生儿中约有3万听力损害,其中先天性听力障碍占全部先天性疾病的第1位。为及早发现小儿听力障碍,实施早期干预,本所自2003年1月起开展新生儿常规听力筛查,现将2003年~2005年165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张家港市2 172例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2 172例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ng/ml)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 结果 2 172例婴幼儿维生素D总水平为(24.04±4.40)ng/ml,缺乏率达27.72%(602/2 172)。不同性别、年龄组,检测季节婴幼儿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户外活动时间、维生素D规律补充、反复呼吸道感染、贫血、骨矿质缺乏、厌食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外活动≥2 h/d(OR=0.65)、规律补充维生素D(OR=0.668)是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反复呼吸道感染(OR=1.636)、贫血(OR=1.740)、骨矿质缺乏(OR=1.765)是增加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 结论 2 172例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堪忧,增加日常户外活动时间,规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同时积极预防疾病,能够改善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6月龄以内婴儿髋关节发育状况及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检出率,探讨筛查模式的可行性,以便早期诊断、干预,降低整体人群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率与致残率。方法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张家港市7830名6月龄以内的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超声筛查检出率为4.15%(325/7830),其中女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χ=67.64,P〈0.05);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χ2=5.15,P〈0.05);秋季出生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夏、春、冬季(χ2=68.46,P〈0.05)。经随访有10名婴儿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结论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妇幼三级网络早期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8月龄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合理补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幼儿1 572人,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不同骨矿质、血红蛋白状况幼儿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 1 572名幼儿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25.55±4.60)mg/L,不足及缺乏率为81.93%;骨矿质正常组水平高于缺乏组,营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水平低于正常组,营养状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家港市18月龄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健康行为,为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张家港市16所幼儿园的1 405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发放问卷,由家长填写后统一收回。结果 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 61.99%,龋均为2.81,龋失补充填率为3.54%;男、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3.21%、6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患龋率分别为60.86%、6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升高,在不同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0,P<0.05);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儿童占30.25%,从长第一个牙就开始刷牙的仅占1.00%, 18.78%的儿童只是偶尔刷牙甚至不刷牙。饮食方面仅有23.42%的儿童不在睡前吃甜食。睡前高频进食甜食和开始刷牙的年龄较大是儿童龋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40、14.913,P<0.05)。结论 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较高,口腔健康行为较差,应加强对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