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情况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又称“迷魂药(ecstasy)",是苯丙胺类策划药,在“策划药"这个概念提出之前,它的合成是合法的。MDMA是在1912年德国合成的,1914年获得专利[1,2]。这一合成化合物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直到70年代才开始出现流行性滥用,到80年代中后期,MDMA作为致幻剂在美国流行起来[2]。1985年7月列入DEA表I管制[1]。有关MDMA对人的药效作用的首次公开报道是在1…  相似文献   
2.
<正> 通过肺部吸进某种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以改善心境,在史前人们就知道了。那时使用的主要是天然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这类物质被挖掘合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其滥用打开了方便之门。近代最初人们用挥发性溶剂滥用(solvent abuse)来称谓这一现象。据Watson(1986)讲,这一称谓出自警方人员之口,因为他们处理的第一例这种案子涉及到的是滥用工业用挥发性溶剂者。但是研究者发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药物滥用与艾滋病现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我国的毒品问题严峻 ,与此同时 ,近年艾滋病(AIDS)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监测表明[1] ,目前全国 31个省、区、市均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在毒品问题严重地区 ,HIV传播势头迅猛。据卫生部报告 ,我国自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 2 0 0 2年底 ,感染HIV的人数已接近 10 0万。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到 2 0 10年 ,中国的HIV AIDS将达到 10 0 0万 ![2 ]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状况做一文献综述。1药物滥用问题现状1 1药物滥用人数持续增长1 2新型毒品越来越多在我国 ,滥用毒品的种类主要是阿片类 ,其中以…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中国医学基金会、高士其基金会等 12家单位发起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禁毒肃毒科普研讨会暨健康文明公共卫生教育论坛” ,于 2 0 0 3年 6月 2 5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林丽韫女士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立平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 ,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学基金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学会会长殷大奎 ,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女市长分会会长陶斯亮等领导 ,以及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登峰 ,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并对桶装水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方法于2013—2015年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共计22个监测点对辖区内市售桶装饮用水进行样品采集,依据GB/T 8538—2008对桶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阳性菌株使用Vitek GN生化鉴定卡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类23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桶装水样品1 901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112份,总阳性率为5.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磺胺异恶唑、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85.0%,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羧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罗美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10.0%,对头孢吡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0。除7种天然耐药的抗生素外,对其余16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46.4%(52/112),多重耐药率为12.5%(14/112)。结论广东省桶装饮用水存在一定程度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阳性菌株对16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低,今后应继续加强对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显色培养基在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核显色培养基对沙门菌的检测效果,以新型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按国标(GB4789.4—2003)程序比较几种培养基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效果。结果以CHROMagar沙门菌显色培养基、HKM沙门菌显色培养基与传统平板DHL对测试菌株和实际样品检测可以达到相近的检测限和灵敏度。HKM沙门菌显色培养基对某些沙门菌的检出灵敏度比CHROMagar沙门菌显色培养基更高。结论用显色培养基检测沙门菌是一种新快速途径,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rDNA指纹图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监测食品及腹泻病人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进行rDNA(核糖体核酸)指纹图谱分析,为V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从2003~2004年广东省食品及食物中毒病人中分离的64株VP采用R iboPrinter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核糖分型,并利用R iboExplorer软件处理rDNA指纹图谱,运用B io Numerics软件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64株VP共分为51个核糖型,其中源自食品的52株分离株分为41个核糖型,源自食物中毒病人的12株分离株分为10个核糖型。来源于同一起食物中毒的E408-18-S-7核糖型的3株VP其相似度为100%,其他病人株均非同型或相似度较低(<95%)。结论监测地区食品分离株核糖型多、分布广,有部分核糖型相似度较高;rDNA指纹图谱对于同一核糖型或相似度>95%的菌株能达到溯源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在艾滋病相关科研中做了很多工作。目前,非洲裔美国人面临的HIV巨大挑战。及日益增长的与药物滥用相关的异性间HIV传播问题,引起了NIDA的特别关注。为此,NIDA开展了两项首创性研究:HIV/AIDS健康差别研究(同标人群为非洲裔美国人)及非注射药物滥用与HIV/AIDS。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随着寿命延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骨折对于高龄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疼痛影响进食、睡眠、大小便等,也可引起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人患病特点给予特殊护理,使病人顺利地康复。IIR床资料本组108例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在60~88岁,其中60~69岁67例,70~79岁35例,80~88岁6例;股骨颈外展型骨折78例,股骨颈内收型骨折30例。108例均治愈出院,患肢功能基本恢复良好。2护理体会2.l生命体征监察老年人抵抗力低,病情变化快,且合并症多,各组织器官功能较青年人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广东省食物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了解地区因素对于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布的影响,以预防和控制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方法随机采集食品样品,用改良EC肉汤进行增菌,用麦康凯琼脂和O157H7专用培养基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培养,应用bioMérieux VITEK32 AMS system,GNI+、API-20E试条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检测各类样本706份,检出47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7%,其中生鸡肉、生猪肉、生牛肉的检出率分别为10.7%、16.9%、11.1%,熟肉制品的检出率也有5.2%,EPEC和ETEC的检出率分别为34.0%和40.4%,检出EHEC O157H75株,经济发达地区的检出率(2.8%)明显低于经济状况中等地区(6.6%),经济状况中等地区检出率明显低于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地区(16.1%).2003~2006年各年的检出率总体无显著差异.结论广东省多种食品中均可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的污染情况严重.有潜在EHEC O157H7食物中毒暴发的可能.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预防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