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19年8月15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狗咬伤患者行血液科、整形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皮肤科等多学科协作治疗,治疗3d后,患者血糖调节至理想水平;治疗7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分别于治疗15、18、21 d后,患者白蛋白、血钾及血钙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50 d后,患者狗咬伤创面明显缩小,银屑病导致的皮肤损伤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出院;治疗120 d后,创面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肺复张手法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萎陷的肺泡打开,序贯BiPAP通气保持肺张开,同时保留了患者自主呼吸。使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氧舍指数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肺顺应性增加、带机时间缩短、人机配合好。本文报告了14例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护理重点:呼吸参数的监测、血液动力学监测、保持气道通畅及密闭性、镇静药物应用、并发症观察。血压下降及时终止7例次。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在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ICU和呼吸内科2年半时间66例呼吸机带机状态下留置胃管的病例,分为A、B2组.A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B组采用漂浮导管内导丝留置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烦躁、恶心、呕吐)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2组病人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漂浮导管内导丝为带机病人留置胃管是较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综合ICU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术避免了长期经鼻或经口插管带来的并发症,患者舒适,可以长期插管,吸痰方便,便于气道管理.气管切开术后减少了人工气道的长度,节省呼吸功,缩短了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tomy,OT)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并发症较多.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迅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几年来国内才逐步开展这一技术[1~3].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OT和PDT在综合ICU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鼻或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增加通气量,改善肺泡通气,缓解呼吸肌的疲劳,使呼吸衰竭患者避免行人工气道或减少人工气道的应用时间.无创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是压力控制和压力支持通气,在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压力,帮助病人克服肺-胸廓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呼气时保持一相对较低的压力来防止小气道闭塞,以减小呼气的阻力和促进气体在肺内的均衡分布.我科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应用BIPAP呼吸机经鼻或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2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两种体位在超声引导下最佳穿刺区域(ZIM)行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寻找适合在ZIM区域穿刺的最佳体位。方法 将某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80例确诊为血液病需PICC置管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全部行ZIM。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侧肢体外展与躯干呈90°体位进行穿刺,导管到达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近肩部,将导管送至需要长度;观察组采用置管侧肢体举臂抱头体位进行穿刺,导管到达肩部时无需转头直接将导管送至需要长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颈内静脉异位及置管成功率。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PICC行ZIM区域穿刺法置管时,对照组疼痛程度得分为(8.425±0.808 )明显高于观察组(7.825±1.111),P<0.05;对照组体位不适分值为(7.288±0.996)明显高于观察组(4.2±1.072),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50%(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10/80),P<0.05。对照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0%,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7.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举臂抱头体位是在超声引导下ZIM区域行PICC置管时的理想穿刺体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实验组体温高峰开始下降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天数、分泌物开始减少天数、肺部感染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雪梅  赵洁  贾灵芝  张芹 《护理研究》2009,23(9):2467-2468
临床沟通(clinical communication/health communication)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而不良的沟通则会影响病人对治疗护理的理解和依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于1998年提出沟通能力是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识别和评估ICU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和完善危重病人护理风险防范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