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用补片修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后腹壁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24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后采用补片修补腹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腹壁包块最大径为3.5-15cm,平均5.4cm,病灶切除后腹壁缺损大且深,采用补片修补,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感染,17例术后补充GnRH-a治疗,随访患者1-78个月,腹壁切口愈合良好,无复发,无腹壁疝形成,外形美观,患者感受良好.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发现应及早手术完全切除病灶,手术后较大腹壁缺损应用补片修补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妊娠期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58例妊娠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10余年共收治妊娠期恶性肿瘤患者58例,院内检出率为0.95/1000次分娩。其中宫颈癌24例,血液恶性肿瘤11例,卵巢癌8例,乳腺癌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神经系统肿瘤2例,肝癌、侵袭性纤维肿瘤及滑膜肉瘤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妊娠期治疗5例,终止妊娠时联合根治术14例,终止妊娠后治疗32例,终止妊娠后放弃治疗4例,3例仅终止妊娠后失访。随访5天-100个月,死亡16例,失访8例。新生儿出生23例(剖宫产21例,阴式分娩2例),随访至今死亡2例,失访4例,余17例新生儿存活至今(5个月-7岁),无畸形,无发育不良及罹患恶性肿瘤。结论:妊娠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现时期别较早,系统治疗后母儿预后均较好;妊娠期非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现时期别偏晚,预后差,早期发现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及治疗的21例儿童卵巢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年中我院共诊断并治疗儿童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21例,院内检出率为0.13‰。平均年龄9.9岁(2-14岁)。其中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7例(内胚窦瘤10例,无性细胞瘤3例,双卵巢分别为内胚窦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胚胎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性索间质细胞瘤(幼年型颗粒细胞瘤)2例,上皮性肿瘤2例(交界性肿瘤1例,上皮性癌1例)。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I期14例(66.7%),Ⅱ期1例(4.8%),Ⅲ期4例(19.0%),Ⅳ期2例(9.5%)。3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余18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13例术后行系统化疗,其余患儿未行系统化疗。随访患者1-96个月,死亡3例,复发1例,失访3例,余14例均存活至今,无肿瘤复发证据,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儿童卵巢恶性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期别偏早,预后较好,重在早期发现及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儿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 B 细胞淋巴瘤-6(B cell lymphoma 6,BCL6)与 Lewis y 抗原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
  学 SP 法检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 BCL6与 Lewis y 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相关性。结果:BCL6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 均<0.05)。Lewis y 抗原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 均<0.05)。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逐步增高,BCL6和 Lewis y 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二者存在正相关性(r =0.359,P =0.023)。BCL6的表达随着 FIGO 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P <0.05)。BCL6为影响卵巢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逐步增高,BCL6蛋白和 Lewis y 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二者存在正相关性。BCL6的表达与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分化等相关,并可以用于患者的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认知状况,为开展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大连大学2910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的常见疾病认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对于常见疾病的了解相当有限(P值均0.05),而且疾病知识结构单一,但91.48%的被调查者表示渴望接受更多的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临床常见疾病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加强常见疾病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GRMC1的表达,分析PGRMC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98.61%),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62.07%)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17%),P均<0.05。PGRMC1在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中的强阳性表达率(76.5%)明显高于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50.0%),P<0.05。PGRMC1的强阳性表达还与子宫内膜癌中ER、PR表达水平相关(P均<0.05)。PGRMC1的表达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PGRMC1表达虽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但在透明细胞癌中,PGRMC1强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Cox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浸润深度≥1/2肌层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RM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最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PGRMC1的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类型及ER、PR表达水平相关。PGRMC1强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2(annexinA2,ANXA2)在输卵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膜联蛋白A2的表达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输卵管癌组织和25例正常输卵管组织中ANXA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ANXA2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亦在细胞质着色,ANXA2在输卵管癌中的高阳性表达率为50%,明显低于正常输卵管组织(96%),P<0.01;ANXA2的高阳性表达率随着输卵管癌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NXA2阴性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缩短(P<0.05)。结论:ANXA2在输卵管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输卵管癌不良预后有关,可用于临床监测输卵管癌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Lewis y 抗原和整合素α5、β1、αv、β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Lewis y 抗原和整合素α5、β1、αv、β3在92例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癌耐药组中的 Lewis y 及整合素α5、β1、αv、β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敏感组,且整合素α5、β1、αv、β3的表达与 Lewis y 存在正相关;逻辑回归单元分析发现FIGO 晚期、淋巴结转移、残余病灶>1cm 和 Lewis y、整合素α5、β1、αv、β3的高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逻辑回归多元分析发现 FIGO 晚期和 Lewis y、整合素α5和β1的高表达是与耐药相关性最强的独立因子;Cox生存分析发现 Lewis y 及整合素β1的高表达提示更短的总体生存时间(OS)和无瘤生存时间(PFS)。结论:Lewis y 抗原及整合素α5、β1、αv、β3可以用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预测,Lewis y 和整合素β1的阳性高表达提示着患者更差的预后,其中 Lewis y 的效能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输卵管癌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癌73例和正常输卵管组织31例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输卵管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OPN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OPN在正常输卵管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7.01%,明显高于输卵管癌组的38.35%,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OPN低表达的输卵管癌患者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OPN表达的减低可能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