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凝胶迁移阻滞法分析研究人类端粒酶DNA结合特性。方法 以地高辛标记的人端粒序列寡核苷酸与人端粒酶提取物进行结合反应,以未参与结合反应的单纯标记寡核苷酸作为参照。实验所设的3组样品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标记寡核苷酸加端粒酶,第一组显示一条阻滞性条带,第二组显示两条条带,前方的一条与第一组条带平行,为单纯探针条带,后方的一条迁移率被阻滞,应为探针与纯化的蛋白复合体相结合的结果;第三组为标记寡核苷酸加端粒酶阴性洗涤液,只显示单一探针条带。结果 只有人端粒序列寡核苷酸与人端粒酶提取物结合反应管显示特异的凝胶迁移阻滞性电泳条带。结论 人端粒酶具有和端粒DNA片段结合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危机是能够带来高度不稳定性和高度威胁性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是由一系列突发事件或偶然事件导致的一种危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公民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公共秩序、价值准则等受到了严重威胁。危机的产生多是由于突发事件或偶然事件,迅速扩散所致,危机最明显的特征是突发性与急迫性,往往在当事人毫无心理准备下爆发。危机具有双重性,首先,危机肯定要造成损失,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是好事,通过解决危机而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5.
谢奇峰 《肝博士》2010,(4):33-33
<正>慢性乙肝患者规范治疗对于获得治疗的成功、保障自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做到规范化治疗呢?以下几项原则须谨记。到正规医院,寻找专业医生看病正规医院一般配备有较完备的乙肝检测设备,并有临床经验丰富的肝病专科医生,可以做到科学检测,并提供合理完善的乙肝治疗方案,这就极大地避免了不适当治疗所导致治疗失败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及p53、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阿霉素(2.5 μg/ml)分别处理HepG2及稳定表达GFP、GFP-HBx融合蛋白的细胞系HepG2/GFP、HepG2/GFP-HBx,处理后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p53、PTEN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PTEN蛋白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阿霉素处理后36h,HepG2/GFP-HBx细胞凋亡率为3.94%,明显低于HepG2(59.03%)、HepG2/GFP细胞(61.38%)(P<0.001),而与未处理对照组细胞(2.12%、2.78%、2.55%)无显著差别(P>0.05).RT-PCR分析显示HepG2/GFP-HBx细胞PTEN mRNA水平低于HepG2及HepG2/GFP细胞,而p53 mRNA水平无明显差别.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HepG2/GFP-HBx细胞PTEN蛋白明显低于HepG2及HepG2/GFP细胞,而p53蛋白无明显差别.结论 HBVX蛋白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及PTEN表达.HBVX蛋白对其细胞凋亡的抑制可能与其对p53-PTEN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8.
9.
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adr亚型HBx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载体pEGFPCl,构建重组体pGFP—HBx。将pEGFPCl、pGFPHBx转染HepG2细胞,采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HBx基因表达情况以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HepG2/GFP、HepG2/GFPHBx。用阿霉素(2.5μg/m1)分别处理HepG2、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处理后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锥虫蓝染色计数死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处理36h后细胞凋亡率。结果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传70代后,仍表达强的GFP;RTPCR检测显示在HepG2/GFP—HBx细胞有HBx基因转录表达。锥虫蓝染色检测表明阿霉素处理的HepG2、HepG2/GFP细胞发生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细胞死亡,而在HepG2/GFPHBx和对照组细胞未见明显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阿霉素处理36h后,HepG2/GFP—HBx细胞凋亡率为3.94%,明显低于HepG2(59.03%)、HepG2/GFP细胞(61.38%)(P〈0.01),而与未处理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12%,2.78%,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GFPHBx的HepG2细胞株;HBx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占同期住院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21.46%。男女之比4.5∶1进食可疑不洁食物是重要传播途径;起病急,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发热和肝大等;90.91%病例痊愈出院,23例出院后随访半年无慢性肝炎证据,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54.55%于病后4周内阳转。但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平均48岁,无污染水源饮用史,黄疸型病例比例大,黄疸持续时间及病程较长,总病死率高等特点则异于文献报道的流行性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