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 - 2019年无锡市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5 - 2019年结核病信息系统中登记的现住址为无锡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 - 2019年无锡市共登记≥6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3 275例,报告发病率为57.4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涂阳患者数比例依然较高(45.11%)。老年男性肺结核平均发病率89.56/10万,是女性的3.38倍,地区分布显示梁溪区和江阴市澄江街道老年肺结核病例核密度值较高。老年肺结核患者复治比例和就诊延误比例较高,分别为15.21%和58.11%。结论 无锡市应针对重点地区加强老年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老年人肺结核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无锡市近年来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专报系统中2009-2013年登记的无锡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案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3年无锡市学生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9.57/10万,2010年最高,为11.50/10万。学生肺结核以涂阴病人为主,占病人总数的56.50%;15~19岁的中学生发病人数较多,占学生发病数的52.67%;发病时间以4月份为高峰;发现方式以转诊和因症就诊为主,分别占43.50%和36.67%,其中58.33%的病人存在就诊延误现象。结论无锡市学生结核病登记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学生结核病疫情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农村居民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农村93人的膳食调查,了解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量,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称重法、24小时回顾法,调查住户居民3天的食物消耗量,记录家庭成员用餐情况。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及血压。结果农村居民热能中,脂肪供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达到42.56%,大于推荐供给量标准的20%~30%;油脂、畜禽肉类、食盐摄入明显偏高,维生素A、B1、B2、C和钙摄入量明显不足;农村存在较突出肥胖超重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消瘦问题,高血压发病占调查人数的22.56%。结论对农村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状况,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直肠冲洗行为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5月1日―2020年7月1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KTV、浴室、公园、酒吧等场所招募400名MSM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物质滥用史、性病史和直肠冲洗行为等内容,并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SM直肠冲洗行为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调查MSM400人,最近6个月发生性行为时进行直肠冲洗的占比51.3%,其中只在性行为前进行直肠冲洗的占比57.6%,只在性行为后进行直肠冲洗的占比14.6%,性行为前后均进行直肠冲洗的占比2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5 000元(OR=2.18, 95% CI: 1.36~3.51, P=0.001)、同性恋(OR=19.35, 95% CI: 4.01~93.38, P<0.001)、双性恋(OR=10.31, 95% CI: 2.12~50.14, P=0.004)、最近6个月肛交时为被插入方(OR=8.96, 95% CI: 4.14~19.40, P<0.001)、最近6个月肛交时为插入方和被插入方均有(OR=10.71, 95% CI: 4.80~23.89, P<0.001)、物质滥用史(OR=3.20, 95% CI: 1.60~6.42, P=0.001)、性病史(OR=2.17, 95% CI: 1.30~3.63, P=0.003)、HIV检测阳性(OR=3.60, 95% CI: 1.14~11.36, P=0.029)是影响MSM直肠冲洗的相关因素。  结论  MSM发生性行为时进行直肠冲洗较普遍,且与HIV感染有关,迫切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降低该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无锡市2018—2020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及流行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学生肺结核患者数据,学生人口数以《无锡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描述流行病方法,对2018—2020年不同年份间登记的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病原学阳性报告发病率以及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无锡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0.99/10万(99/ 901 201),与2018年的10.58/10万(86/813 122)相比上升了3.88%。2020年无锡市学生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报告发病率4.88/10万(44/901 201),与2018年的1.60/10万(13/813 122)相比上升了205.38%。2018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构成比第三季度较高29.07%(25/86);2019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构成比第四季度较高29.25%(31/106);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构成比第二季度较高36.37%(36/99)。3年学生肺结核发病数地区分布不均,前3 位分别是滨湖区、惠山区和新吴区,分别为32.99%(96/291)、21.65%(63/291)和13.06%(38/291)。15~<20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最高57.04%(166/291)。男性患者例数是女性患者例数的1.72倍。结论 2018—2020年,无锡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呈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变化的趋势;病原学阳性报告率呈上升的趋势,要保持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视,重点关注中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锡市新区成年外来人口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新区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市新区健康成年外来人群共计823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非无锡本地户籍外来务工人员823名,血清麻疹抗体IgG阳性率仅为30.13%,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25.5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79,该类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远低于保护水平。结论无锡新区成年外来人群麻疹病毒免疫水平低下,在合适的条件下极易造成麻疹的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以掌握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发病的特点,了解人群免疫状况和水平,探索人群麻疹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分年龄、分地区综合分析2009~2011年问淮安楚州、南京浦口、常州武进采集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数据。结果本次监测样本累计共3435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16%。1岁以下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低,≥8月龄人群的阳性率均在90%以上。三地的麻疹抗体滴度三年中均有下降趋势,其中2009年淮安最高,几何均数为1970.90,2011年常州最低,为595.97。结论江苏省各地区、各年龄段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波动状态。虽然历年来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略有下降,但人群免疫屏障较高,能有效遏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9.
<正>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慢性传染病,无锡市在1997年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并于1998年通过了卫生部的考核验收[1]。此后,本地麻风年患病率一直保持在1/105以下,年发现率保持在0.5/105以下,属于麻风低流行地区[2]。但是,放松低流行地区疫情监测工作,麻风极有可能卷土重来[3],建立监测系统[4,5],积极发现麻风患者是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基本策略。为探讨无锡市麻风症状监测病例的报告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无锡市近30年来麻风流行特征,探讨目前麻风防治工作存在的挑战,以及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麻风病防治管理工作。方法 对无锡市1989—2018年麻风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9—2018年无锡市报告麻风病病例63例,其中新发病例48例,复发15例。30年来麻风发现率和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患者确诊时平均年龄(43.81±14.52)岁。80.95%的患者职业为农民,近年来发病人群以外地来锡务工人员为主,其中来自高流行省份的病例占71.43%。患者延迟期中位数为8个月,新、复发病人诊断延迟期中位数为 13个月和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B型别比(多菌型少菌型)为5.31。新发病例Ⅱ级畸残率25%,22.92%新发患者为家庭内传播。73.02%的患者由皮肤科就诊发现。结论 根据无锡市近30年来的麻风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发现率、MB型比、Ⅱ级畸残率等主要指标的分析结果,无锡市仍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但仍面临人口流动造成的输入性病例、因病例少造成防治意识松懈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必须保持麻风病防治体系的健全和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以麻风病症状监测为主要手段,从而尽早发现病人、治疗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麻风病人因神经损害或畸残造成的疾病负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