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便秘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功能性便秘较为常见,又分为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慢传输型便秘(STC)及混合性便秘(MC)。国内外学者将难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症状缓解的功能性便秘称为顽固性功能性便秘。对于此类患者,在长期无效的内科治疗下有增加肿瘤发生、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及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风险。外科手术是顽固性便秘治疗的最后选择。外科学者从未停止对便秘术式的改进,PPH-STARR、TST-STARR、金陵术等术式均有较佳疗效的报道。然而便秘的外科治疗仍然面临引发机制不明确、缺乏预判疗效的方法以及缺乏远期疗效的研究结果等问题。本综述首先阐述顽固性便秘的流行病学、治疗现况及诊断分类标准,并系统性回顾了便秘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效果的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当前外科治疗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了解便秘的外科治疗进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65岁,因左腰背部可复性包块2年入院,2年前患者首次无意中发现左侧腰背部1无痛性肿块,质软、约鸡蛋大小,站立时出现,俯卧位或右侧卧消失,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腹泻,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期间未就医求治。今因肿块增大约苹果大小,伴麻木、胀痛就诊。既往有腰椎手术、左侧腰部受伤史。查体:腰椎(L3-4)左侧可见陈旧性瘢痕,站立位时左侧腰背部可见1肿块(上方为12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着丝粒蛋白U(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纳入我院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2例,免疫组化分析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CENPU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CENPU低表达组(n=51)和CENPU高表达组(n=51),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在体外采用慢病毒转染的方式将结直肠癌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ENPU低表达组及CENPU高表达组,并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其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CENPU在蛋白水平上较癌旁组织显著高表达(t=30.45,P<0.05),且CENPU表达量与Ki67(r=0.569,P<0.05)及VEGF-C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9,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ENPU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进展及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K-M生存分析显示CENPU高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期(Log-rank χ2=11.155,P<0.05)显著降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ENPU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48,P<0.05)。此外,体外实验显示CENPU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 CENPU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根治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茯苓酸(PA)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WT组)、模型组(TNBS组)和PA干预组(PA组),每组8只。TNBS组和PA组采用TNBS诱导CD样结肠炎;PA组在TNBS造模的同时给予PA干预[5 mg/(kg·d),腹腔注射],而WT组和TNBS组则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周后处死小鼠,采用疾病活动度(DAI)评分、体质量改变、结肠长度、组织学炎症评分和小鼠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ELISA检测)评估肠炎程度;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跨上皮电阻抗值(TEER)评估小鼠肠屏障功能;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PA治疗CD可能的作用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2S(UBE2S)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GC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GC患者(101例)列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肿瘤组织及临床信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UBE2S蛋白水平,分析UBE2S与组织病理学检测值之间的关系,探讨UBE2S表达对GC预后的影响,绘制生存曲线。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UBE2S可能参与肿瘤发生的机制。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UBE2S在G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组织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提示UBE2S的阳性表达与CEA、CA19-9、T分期、N分期均明显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UBE2S高表达为GC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32,95%CI:1.361~4.170;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G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与UBE2S高低表达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7.512,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789,敏感度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外周血炎症指标的变化趋势,探讨其对预测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腹腔感染性并发症(IASCs)的发生是否具有预测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性并发症(IASCs)将其分为IASC组和非IASC组。共纳入患者156例,其中19例(12.18%)术后并发IASC。分析2组患者术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2组患者术后1 d外周血WBC、CRP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IASC组患者外周血TNF-α及CRP均显著高于非IASC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术后3 d外周血TNF-α和CRP水平预测术后IASCs发生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80%,但阳性预测值均低于50%。取患者术后3 d外周血TNF-α、CRP和术后1 d水平的比值,纳入ROC分析并发现:ΔTNF-α预测术后IASCs发生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ΔCRP。结论 腹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多种蛋白质联合预测结直肠癌(CRC)预后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蛋白质组图集(TCPA)数据库下载CRC蛋白质表达数据及临床数据,应用Perl及R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后筛选出预后相关的蛋白质;进一步通过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可作为CRC预后独立风险因子的蛋白质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对模型中每一个蛋白质及模型风险评分进行生存分析,并对风险评分与患者生存状态绘制风险曲线验证预测模型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独立预后分析及ROC分析可反映预测模型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及优势。对模型蛋白质与CRC所有的相关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并在mRNA水平分析关键蛋白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了6个蛋白质用于预测模型的构建;生存分析发现与单个基因相比,预测模型表现出更强大的预后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均提示预测模型风险评分与预后显著相关(P<0.001),预测模型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ROC分析显示预测模型在预后预测中表现出更加稳定的特异性和灵敏度(AUC=0.734)。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显示,蛋白质BID、SLC1A5及SRC_pY527与其他蛋白质表现出较明显的相关性(P<0.001),蛋白质SLC1A5及SRC_pY527与其他CRC相关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最显著(SLC1A5与11种蛋白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RC_pY527与12种蛋白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除INPP4B外,各蛋白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均呈差异表达(P<0.05)。结论 6 种蛋白质构建的预测模型对 CRC 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作用,同时蛋白质 SLC1A5 及SRC_pY527在CRC的预后中起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蛋白质SRC_pY527可能通过SRC/ AKT/MAPK信号轴调节CRC的发生发展并有望为CR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9.
膈膨升是指因膈肌发育不全或膈肌麻痹导致膈肌抬高或隆起, 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为临床少见疾病。本文报道1例68岁男性患者因"胸闷气促2年余伴加重10 d"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诊治, 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右侧膈膨升, 行腹腔镜下膈肌改良"手风琴"式缝合, 结合手术视频与同道分享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及经腹腔镜治疗膈膨升的优势。手术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并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1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保留LCA,并清扫第253组淋巴结。对照组不保留LCA,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术中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吻合口上端结肠边缘动脉弓压力分别为(47.00±9.02) mm Hg(1 mm Hg=0.133 kPa)、(37.40±7.52)mm 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暂时夹闭LCA,结肠边缘动脉弓压力为(36.00±8.37) mm Hg,与夹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53组淋巴结清扫数、肠系膜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游离脾曲率、预防性造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情况:2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