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当患者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通过使用危急值报告系统,及时、准确地将检验结果通知临床医生,以便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者治疗。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当危急值结果出现时,在护士站或检验科电脑端出现警示信息,医护人员将其结果查抄后及时通知相关科室。结果:实现了危急值结果的自动传输,提高了数据传送准确率和检验工作的效率。结论:危急值报告系统的使用,使医院危急值报告的传送更方便、快捷、及时和准确,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方便医生远程监护患者,提高就诊效率。方法: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采用嵌入式网关服务器将被监护对象的生理参数(比如血压)通过互联网从客户端传输至医疗中心,医生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实现远程监护。结果:建立了一个家庭远程监护系统,使患者方便有效地得到了良好的监护,使医生方便有效地提高诊断效率。结论:监护系统可以运用在将来的医疗设备中,为患者提供方便,同时也能为医生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数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保障医院网络安全,在院内网中部署三重网络安全系统。方法:该三重网络安全系统由一重内网安全系统、二重网络隐患扫描系统及三重入侵检测系统组成,全方位保证医院网络安全。结果:该系统对医院的网络起到保护作用,方便了医院网络资产管理。结论:该系统的使用使医院网络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大幅度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方便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医院日门诊量超过4500人次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出现无法挂号故障的处理方法,提高门诊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方法:分析制约门诊量的各个因素,并逐项给出解决方案,为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对门诊信息系统分阶段进行改造。结果:经过改造,门诊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由原来的4500人次增加到13000人次,系统运行正常,完全改造后可增至19000人次。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面向全局考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确保地方患者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医疗机构进行实时结算HIS改造。方法:论述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关系,总结了二者之间信息整合的几点具体做法。结果:整合了医保患者在门诊的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