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单用或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替吉奥口服,对照组仅行TACE。观察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结果有效率:治疗组63.3%,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20);疾病控制率:治疗组86.7%,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8,P=0.000)。1年生存率:治疗组77.3%,对照组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32);2年生存率:治疗组34.8%,对照组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和骨髓抑制,为1、2级,对症治疗可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TACE术对中晚期HCC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新疗法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组33例晚期肝癌和术后或介入术后复发的病例,一次皮下植入中人氟安400mg-480mg;静滴亚砷酸(三氧化二砷)每日10mg,连用14天为一疗程,每4周-6周重复,评价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KPS评分)、生存期等情况,与对症治疗组46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33例病例均能耐受,其中完成3疗程7例(21.21%),2疗程14例(42.42%),1疗程12例(36.36%);出现胃肠道反应(腹胀或加重,或伴恶心、呕吐)12例(36.36%);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加重10例(30.30%);Ⅰ°-Ⅱ°骨髓抑制9例(27.27%);植入区皮肤非感染性皮炎22例(66.67%),其中并感染4例(12.12%),KPS提高17例(51.52%),稳定7例(21.21%),下降9例 (27.27%);CT或MRI评价:CR 0例,PR 8例(24.24%),NC 13例(39.39%),PD 12例(36.36%),临床获益(显效)(CR PR NC)21例(63.36%),中位生存期6.7月,比对照组的3.4月长,P<0.01.结论:初步临床研究表明,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有63%显效率,平均延长寿命3月余,两药有协同作用,毒副反应轻,能耐受,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和加强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肾功能监测对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安全意义.方法:对120例确诊肝癌、肺癌、盆腔部癌并符合行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于动脉灌注化疗前及灌注化疗14d内,隔日查尿常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γ-谷氨酰转酞酶(gamma-glutam...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L-OH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复发性或难治性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d1,d8,静脉滴注;L-OHP 80mg/m2,d1,d8,静脉滴注;L-ASP 1000 u/d,d1-d8静脉滴注。3-4周为一个化疗周期。20例复发性或难治性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程不少于3个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14例获得缓解,占77.8%。其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6例具有B类症状的患者中,4例症状消失,1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化疗不良作用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L-OHP、L-ASP对复发性或难治性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大部分患者可以承受其不良反应,是一个值得进一步验证的补救性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果糖预防干预治疗恶性肿瘤阿霉素类药物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2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在化疗前和化疗的同时及化疗间隙期,静滴果糖每日1次,每次10g,7~14d1疗程,伴随化疗周期进行,与对照组60例比较,分析两组心功能、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化疗后心功能异常治疗组8例(13.33%),其中I一Ⅳ级心功能异常分别为4例(6.67%)、3例(5.00%)、1例(1.67%)、0例;而对照组共22例(36.67%),Ⅰ~Ⅳ级心功能分别为10例(16.67%)、6例(10.00%)、6例(10.00%)、0例,)(2检验P值为:0.003;心肌缺血治疗组共11例,Ⅰ~Ⅳ级分别为5例(7.33%)、4例(6.67%)、2例(3133%)、0例,对照组共33例(55.00%),Ⅰ~Ⅳ级分别为:13例(21.67%)、14例(23.33%)、6例(10.00%)、0例,P〈0.001。Kps评分治疗组平均高出对照组10分,P〈0.001。CTn1异常者治疗组6例(10.00%),对照组13例(21.67%),P值0.08。CK-bIB异常治疗组8例(13.33%),对照组18例(30.00010),P值0.027。结论果糖干预治疗能显著减少或降低阿霉素类肿瘤化疗引起的心脏损伤有显著疗效。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症尿液筛查监测试剂(URC)测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监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病人每月一次URC测试,与实际复发情况,进行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灵敏度、假阳性率统计分析。结果:两家医院2年内100例患者共测480次,阳性146次(30.4%),阴性334例次(69.6%),其中真阳性124次(25.8%),真阴性310次(64.6%),阳性符合率84.9%,阴性符合率92.8%。,灵敏度83.8%,假阳性率(误诊率)6.6%。结论:URC测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复发监测有临床实用意义,能对复发早诊断提供线索,灵敏度高、误诊率低,无创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含硼替佐米的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60例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MM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COMP方案(环磷酰胺+VCR+美法仑+强的松),治疗组应用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能有效提高MM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含紫杉醇药物化疗过程中,延长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时间是否更安全和必要。方法:对120例执行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用药时进行24h心电监护(常规只监护3h),以每隔3h为一统计时段,分别观察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低血压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情况。结果:心律失常(主要是心动过缓)发生率、心电图异常(主要是ST段改变)、低血压现象发生率均呈时间递减,前3h内心律失常26例(21.67%)、ST改变12例(10.00%)、出现低血压28例(23.33%),个别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满3h后至24h,心律失常共13例(10.83%)、ST改变10例(8.33%)、发生低血压20例(16.67%)。结论:延长对含紫杉醇药物化疗患者的心电监护具有临床意义,能及时发现24h内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及低血压等并发症,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干预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对提高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将恶性肿瘤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化疗,治疗组于化疗前和(或)化疗中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白细胞减少情况、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130例,化疗后新增白细胞减少62例(47.69%),Kps评分下降22洌(16.92%),提高84例(64.62%);对照组13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89例(68.46%),Kps评分下降58例(44.62%),提高20例(15.38%)。结论参附注射液干预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预防干预治疗能否减少或降低恶性肿瘤铂类药物化疗引起的肾脏毒副作用。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进行含铂类化疗方案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在化疗前和化疗执行的同时及化疗间隙期,服用金水宝胶囊0.99g,每日3次,与对照组50例未作干预治疗的化疗患者比较,分析两组血Scr、Bun及Ccr值、血尿或蛋白尿及生存质量情况。参照Karnofsky评分(Kps)评价生存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肾功能异常8例(16%),其中Ⅰ~Ⅳ级肾功能异常分别为4例(8%)、2例(4%)、1例(2%)、1例(2%),血尿或蛋白尿共10例(20%);对照组化疗后肾功能异常共18例(36%),其中Ⅰ~Ⅳ级肾功能异常分别为8例(16%)、5例(10%)、3例(6%)、2例(4%),血尿或蛋白尿共30例(60%)。Kps评分治疗组平均高出对照组10分。结论金水宝胶囊干预治疗能显著减少或降低铂类肿瘤化疗引起的肾脏毒副作用,有显著疗效,同时能提高生存质量,未发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