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外环境污染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2个重点场所为采样点,采集环境涂抹样,采用RT - PCR法对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2个采样点共采集样本647份,其中核酸阳性样本5份,均来源于确诊病例的居家和办公场所,分别为病例居家的卫生间洗漱台面、卫生间蹲坑冲水开关、冰箱把手、床头柜以及办公室的卫生间马桶冲水按钮。结论 疫情期间,病例居家与办公场所外环境检测到COVID - 19核酸阳性,其中卫生间污染严重,其他公共场所外环境未检测到核酸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并了解影响COMT Val/Val型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从山东省7个市、县级综合医院中收集2003年一年内自杀未遂者共220例,分别调查其一般信息和抽取1ml肘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COMT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一病例研究分析COMT Val/Val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男性=1,23:1,年龄均集中于20岁到49岁(70.1%),多集中小学及以下(60.9%),睡眠与以前有变化(占60.0%),多为抑郁(69,5%)和多有情感冲突(81.0%)。自杀未遂者中COMT基因型以Val/Met为主(54.5%),Met/Met仅占0.3%。只发现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与COMT Val/Val型具有相关关系(χ^2=6.110,P=0.013)。结论 自杀未遂者中女性与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具有睡眠问题、抑郁和情感冲突所占比例较高;自杀未遂者中存在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障碍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其患病率在不同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为了解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地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制定和建立有效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5-6月对德江县堰塘乡土家族三个村18岁以上的村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对该地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贵州省德江县堰塘土家族乡高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自杀未遂的环境危险因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158/108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5例自杀未遂者(男性89例、女性116例)与相应对照(与病例同性别、年龄相差3岁以内、同地区)进行COMT158/108基因型测定、环境因素与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COMT基因型、基因频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OMT158/108Val/Val、文化程度低、吸烟、情感冲突、精神障碍、抑郁皆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3(95%CI:1.10~5.40)、5.70(95%CI:1.88~17.27)、3.54(95%CI:1.02~12.36)、10.96(95%CI:4.74~25.34)、6.35(95%CI:1.68~24.05)、11.30(95%Ci:4.58~27.89);且因素间无相乘模型一级交互作用。结论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吸烟、情感冲突、精神障碍、抑郁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支持COMT158/108Val/val为自杀未遂的易感基因型。并提示基因图谱上116bp片段可能与COMT高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时控制疫情。[方法]应用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家庭食物中毒事件主要致病因素为调味品“鲜辣酱”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结论]家庭应重视食品储存卫生,调味品每次使用后均应加盖密封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江西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江西省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数据和相关标本监测结果 ,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4月~2014年4月江西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8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男女比例1∶1;发病年龄中位数为72岁;>50岁6例;农民和农贸摊贩共6例;其中5例病例集中在南昌县及其周边的两个区,另外3例分别在宜春市、赣州市和鹰潭市;7例有基础性疾病史,1例有肥胖;8例均有禽类暴露史,其中3例有家禽接触史;119名密切接触者在1周的观察期内均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病例可疑暴露环境相关标本中H7N9禽流感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阳性率为10.24%。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感染与传播模式等认知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长效的防控策略仍是防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昌市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现状。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PPS)抽取南昌市76家活禽市场及其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自制问卷收集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实施情况、活禽职业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职业暴露信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并分型。结果 76家市场中,55.26%(42/76)实施一日一清洗;76.32%(58/76)实行一周一消毒;97.37%(74/76)现场宰杀活禽;69.74%(53/76)活禽存栏过夜。390名从业人员的平均累计职业暴露时间为13.00年(6.12~20.00年),主要暴露方式为宰杀(72.56%)和销售(55.90%);11.79%近期接触过病死禽。474份环境标本中,75(15.82%)份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H9阳性44份,H5阳性16份,H7阳性11份,H10阳性2份。结论 南昌市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措施未充分落实,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较为严重,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防控措施实施力度,降低活禽职业人群和市场顾客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预测南昌市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期间传染病可能的流行态势.方法 传染病风险评估应用德尔菲专家评估法结合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风险管理标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分别用影响性、可能性、脆弱性等3个因子计算风险分值.结果 风险分值列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艾滋病、肺结核、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应重点防控;排在第6至第10位的是乙丙肝、甲戊肝、痢疾、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应加强监测.风险分值列后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传染性非典、钩体病、猩红热、炭疽、布病.结论 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昌市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举办期间,急性传染病如霍乱、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为防控的重点,而艾滋病、乙丙肝等血源性疾病风险分值高,表明了专家对赛事期间流动人口潜在影响性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出现人感染H10N8禽流感疫情后,南昌市高校大学生的反应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集中式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院校学生对人感染H10N8禽流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486份。在认知方面:大学生对人感染H10N8禽流感的传播途径认知的86例,占17.70%;知道高发季节的71例,占14.61%;知晓预防控制方法的为82.9%~96.1%。在态度方面:74.1%(360/48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防范和保持正常生活",89.9%(437/486)的学生不过分地担心"自己感染H10N8病毒"。在行为方面:9.7%(47/486)的学生选择"取消一切旅游计划",8.0%(39/486)的学生选择"避免吃一切禽肉",10.7%(52/486)的学生选择出现临床症状后"不做任何医学处理",约90%的学生能做出理性的选择。结论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掌握预防控制措施,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