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道癌病人术前因吞咽困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食道癌根治术病人手术创伤大,而且术后约1周不能经口进食,使得术后更加重了病人营养不良程度。因此,食道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促进机体恢复及吻合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其重要。临床资料表明,近年来食道癌术后早期营养已由完全肠外静脉营养向早期肠内营养转型,现将本科食道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到2006年6月在我科行食道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食…  相似文献   
2.
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便而坚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主要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致粪质于燥、坚硬所致。便秘日久,还可引发其他症状,如部分患者由于腑气不通,浊气不降,可出现腹胀,甚至腹痛、头晕、头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长期便秘,会引起痔疮、肛裂。本病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等证之分。在临床上,多根据本症的临床证候结合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热秘、虚秘、气秘、  相似文献   
3.
罗玉华  姜家艳  陈湘 《广西医学》2006,28(12):1992-1993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对患者预后影响甚大.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治疗的重要环节就是降低肺动脉高压,它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前列腺素E1(PGE1)具有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良好血液动力学效应,而且起效快、作用强、选择性高,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肺血管扩张剂,已初步应用于临床[1].由于静脉使用PGE1有一定的副作用,且用药时间较长(10~14 d),因此对病人做好用药前宣教,实施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或减轻副作用,使术前PGE1治疗顺利进行.2003年5月至2006年1月,我们收治了3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均在术前给予PGE1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因肺癌在本科治疗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及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咳嗽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LCQ评分;同时对192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LCQ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是影响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结论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必要时术前应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等因素是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瓣膜置换术(VR)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生抗凝,生物瓣置换术后一般需抗凝3个月~6个月。众所周知,抗凝治疗犹如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的并发症,但若过度会造成出血,严重时致命。由于大多数病人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对医学知识缺乏,造成并发症几率大。为系统监测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进而指导服用抗凝药剂量,为病人建立术后抗凝个人档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2008年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使用自制抗凝监测表,并设对照组病人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腋嗅是腋窝处皮下汗腺较常人发达、分泌汗液多形成的一股异味,外科常利用在局麻下切除汗腺腺体达到减轻或消除异味的产生.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08年5月共接诊30例病人,术后28例顺利Ⅰ期愈合,只有2例因受力裂开延期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右胸小切口行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2~35(平均20.5)岁;心胸比率0.54~0.68(平均0.58);心功能(NYHA)I级4例,I级5例,1级5例,N级1例。其中二尖瓣替换7例,心房间隔缺损修补5例,心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1例。手术方法:取右胸腋下“L”切口长8~12cm,于前锯肌与胸大肌之间钝性分开,经第3肋间进胸(除1例干下型心室间隔缺损需横断胸骨外,其余均能完成手术),于隔神经前纵切心包,暴露心脏…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输尿管梗阻大致可分为结石性梗阻和非结石性梗阻两大类型,在诊断过程中,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腹部平片(KUB)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143例手术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与1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前瞻性的比较。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实施舒适护理,病人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手术室的护理效果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反复发作、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临床上一般将心胸比率>0.70者称为巨大心脏,这类患者往往因术前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严重受损,而致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1].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CS)是上个世纪后期提出来的临床新概念,其核心理念是减轻心脏手术创伤.目前公认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也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