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例NNT基因突变致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FG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患儿, 女, 1岁5个月, 以"皮肤颜色深0.5年"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皮质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 随访过程中患儿出现抽搐和性早熟。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NNT基因8号外显子纯合突变c.1054G>A(p.G352R), 为新发突变。国内尚未见NNT基因突变患者报道。文献复习发现NNT突变致FGD患儿(共40例)除典型的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糖和抽搐表现外, 还可合并盐皮质激素缺乏、性早熟、男性性腺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和心脏疾病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研究常德市8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发现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收集常德市2020年1月24日—2月22日确诊的8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血液常规及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2例确诊病例标本中,呼吸道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3.9%,流感病毒A/B核酸均为阴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标本Ct值分布在较高区间,病毒载量较低,重症病例Ct值与普通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标本新冠病毒IgM阳性率64.6%,IgG阳性率78.0%,阳性率明显低于核酸检测(χ2=24.059,P<0.001);血液标本中C反应蛋白普遍偏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5和χ2 =3.998,P均<0.05);血液标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早期呼吸道标本病毒载量不高,容易漏检,重症和普通病例标本病毒载量无差异,将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和血液样本抗体检测及血常规分析等方法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病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nc RNA XLOC006926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机制,结合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nc RNA XLOC006926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患者配对(癌、癌旁)组织(n=88)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CCK-8、克隆形成、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抑制lnc RNA XLOC006926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同时结合临床信息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lnc RNA XLOC006926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过表达lnc RNA XLOC006926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相反抑制lnc RNA XLOC006926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分析,lnc RNA XLOC006926的表达量与肿瘤大小(P=0.007)、PVTT(P=0.024)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低表达预示着预后较差。结论 lnc RNA XLOC006926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有望成为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和肝癌预防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建立以肝癌组织样本为主的肝脏外科生物样本库及相关数据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标准化操作规程,为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标本资源平台。方法 收集肝脏肿瘤手术患者的血液标本(血清、血浆、白细胞)、组织标本(癌、癌旁、远端正常组织),将处理好的血液标本于-80℃冰箱保存,新鲜组织置液氮保存,定期随机抽取液氮保存的肿瘤组织样本进行RNA、DNA的提取及鉴定。结果 现收集并保存有完整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的肝脏肿瘤患者血液标本22103份,组织标本3319例,其中肝脏肿瘤组织标本807例,包括肝脏恶性肿瘤762例,良性肿瘤23例,肝硬化组织22例。随机抽取组织RNA、DNA鉴定均符合标本质量标准,能够满足后续实验要求。结论 初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肝脏肿瘤标本库,制定了标准化的标本库维护和管理规程,为肝脏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胶体金法与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抗体产生规律及特征。方法 用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两种方法对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87份血液样本和对照组42份血液样本(经核酸检测排除感染新冠病毒)同时检测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并对不同采样时间段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 检测IgM和IgG敏感性分别为54. 02% (47/87)、93. 10%( 81/87) ,特异性为100. 00%(42/42)、97. 62%(41/42),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IgM和IgG敏感性分别为93. 10% .(81/87) 96. 55%( 84/87) ,特异性均为97. 62% (41/42) ;两种方法均显示IgM和IgG转阳平均时间为3周左右,IgM可持续存在50d不消失;荧光免疫层析法显示IgM和IgG浓度均呈先升后降变化,于5周左右达到峰值。结论 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IgM敏感性明显高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检测IgM和IgG特异性无差异,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均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作为核酸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荧光免疫层析法还可以动态监测抗体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处理、共享和储存的一种托管技术。稽查是保障临床试验质量的重要手段,由独立的第三方开展稽查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稽查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作用。随着智能化临床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的数字化转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逐渐将数据从原传统的院内服务器向混合云迁移。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邀请研发中心、制药公司及合同组织等5家单位中的质量保证员、法规专家、数据管理专家和稽查专家等组建的稽查工作组对国内某云计算供应商进行稽查,工作流程包括稽查前准备工作、稽查方法与程序、稽查发现问题的纠正和改进措施,达成第三方云计算稽查工作核心要素,加以总结与分析,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常德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0年1月22日—2月25日,对常德市发热门诊报告的疑似病例以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采集鼻咽拭子,开展核酸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发热门诊报告的413例疑似病例中,76例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18.4%,不同县市区疑似病例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P<0.001);2 130名密切接触者中,21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率0.99%,不同县市区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05);不同性别感染者的年龄分布无差异(χ2=1.79,P>0.05);截至2月25日,97例感染者中82例发展为确诊病例,其中男女各41例;年龄分布22~81岁,主要为15~44岁的青年(36/82,43.9%)和45~64岁的中年(38/82,46.3%);重症病例10例,男女比9∶1,男女病例的重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1);轻症患者平均年龄(45.4±12.8)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57.7±14.5)岁, 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聚集性病例43例、平均年龄(50.7±13.8)岁,散发病例39例、平均年龄(42.7±12.3)岁,两者年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P<0.01);有武汉或湖北旅居史的患者重症率12.2%(6/48),无武汉及湖北旅居史患者重症率11.8%(4/34),两者重症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结论 常德市重点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确诊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随年龄增长,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越高。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  相似文献   
8.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HNETs)是一组极其罕见、分化良好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结果等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需要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排除其他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情况,才能确诊该疾病.目前,PHNETs主要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收集并整理了206例国内外PHNETs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对PHNETs的起源、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临床诊治进展总结分析,以期为PHNETs的全面认识和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524346(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524346,LincRNA 524346)在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癌、癌旁)及细胞系(正常肝细胞系LO2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G2和Huh7)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incRNA 524346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LincRNA 524346在61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评价肝细胞癌组织中LincRNA 524346的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LincRNA 524346在83.6%(51/61)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较配对癌旁组织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ncRNA 524346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的病理分期(P=0.021)、肿瘤数目(P=0.013)、是否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P0.01)、肝硬化(P=0.005)和微静脉浸润(MVI)(P0.001)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LincRNA 524346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其有望作为潜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组织(癌、癌旁)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行HCC切除术的52例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其中研究所用细胞系L02、HuH7、HepG2、SMMC-7721均由解放军三○二医院临床管理中心提供。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lncRNA XLOC-007123在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系间lncRNA XLOC-007123表达水平。临床指标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的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IncRNA XLOC-007123在3种肝癌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P值均<0.05)。lncRNA XLOC-007123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和肿瘤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意义(χ2值分别为7.738、7.589,P值均<0.05)。结论 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临床患者血清AFP水平和病理分期有关联,推测lncRNA XLOC-007123在乙型肝炎相关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调控作用,有望成为乙型肝炎相关HCC临床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