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青年学生MSM、青年非学生MSM及非青年非学生MSM三个亚群暴露前预防(PrEP)使用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深圳、成都、济南、南京五城市分别招募三个亚群MSM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信息、PrEP知识知晓、使用意愿相关信息。应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影响三个MSM亚群PrEP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 分别回收青年学生MSM有效问卷591份,青年非学生561份,非青年非学生4 718份。青年学生、青年非学生及非青年非学生MSM中,分别有79.19%(468/591)、78.25%(439/561)、79.72%(3 761/4 718)曾听说过PrEP,听说过者愿意使用PrEP的分别有95.30%(446/468)、98.18%(431/439)、97.47%(3 666/3 7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年学生MSM 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有咨询过PrEP、知晓PrEP知识及近6个月有艾滋病阳性性伴;青年非学生MSM PrEP使用意愿的促进因素有咨询过PrEP、知晓Pr...  相似文献   
2.
2007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当前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为拟制定的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08年1月下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07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定时数据库及相关工作表,对艾滋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1.6%的病例报告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占50.1%;有73%的病例在免疫印迹法确认或诊断后15日内报告;部分病例报告存在填写错误及传播途径与接触史之间的逻辑错误;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部分非必填项填写率较低;报告的36 382例非羁押人员中,77.7%进行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且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流调表;随访率35.1%. 结论 2007年艾滋病报告及时率、流调率和随访率等指标较2006年进一步得到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改版的网络直报系统中进行调整完善和针对性地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医疗机构就诊者HIV抗体检测,了解就诊者的HIV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北京、广西和云南三省55家医疗机构,用连续抽样的方式对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采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三省份医疗机构就诊者157 687例.检出阳性902例.北京、广西、云南三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4%、0.97%和1.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龄、科室类别可能为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男性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0~29岁、30~39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较高,公安送检、传染科等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三省份医疗机构就诊者均有阳性检出,阳性检出率与各省流行水平相符.同时提示需加强医务人员生物安全和自身防护意识,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3个月,因"发热4 d"于2019年5月8日入院治疗。患儿2019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1.5℃,不伴抽搐、腹泻,无皮疹、关节肿痛、咳嗽、喘息、鼻衄、呕血、黑便等症状,予口服布洛芬混悬剂4 mL,体温可降至正常,每日给药4~5次。5月5日患儿静脉滴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3 d,患儿发热间隔时间较前延长,但因仍有发热入院治疗。患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和不良反应史。入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5.
秦倩倩 《疾病监测》2002,17(8):314-317
20 0 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价结果显示 ,新疆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宁夏基本实现阶段目标 ,与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了了解两地碘缺乏病 (IDD)防治现况 ,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新疆和宁夏进行了居民食用盐及相关因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和了解我国性罪错人群人口流动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监管场所中开展性罪错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感染率调查,采用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性罪错人员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MapInfo 15.0软件绘制各省感染率及省间流动状态图。结果 本研究对80 660名新入所的性罪错人群开展的调查表明,HIV抗体总阳性率为1.86%,男性为1.91%,女性为1.48%,其中部分省份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性罪错人员流出地均以中部和西南省份为主,流入地以东部沿海和较发达地区为主。在押的性罪错人员中,男性流动人口的HIV感染率高于非流动人口(2=22.978,P=0.001);女性流动人口HIV感染率低于非流动人口(2=9.910,P=0.002)。结论 监管场所性罪错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且省间流动频繁,应加强对该人群尤其是男性流动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的流行特征,探索性分析影响成年女性感染HIV的潜在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我国新发现15岁女性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行为学信息,分析该人群的传播途径特征和流行趋势变化。结果 2011-2015年每年新发现成年女性HIV/AIDS病例数有所上升。异性传播尤其是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构成比逐年上升。2012年开始,40~94岁组女性感染者为首要受累人群,非婚异性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均占较大比例;40岁女性病例的报告数和构成比基本稳定,20~24岁年龄组出现下降,以非婚异性性行为接触为主要感染方式。结论 新发现女性病例的年龄峰值向高年龄组推进,应重视高年龄组女性艾滋病防治工作。扩大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女性被动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疫情特征.方法 分析2006-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中男男性传播病例的三间分布(时间、人群、地区)及哨点监测系统中MSM的HIV抗体检出率及安全套使用率.结果 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显示,2006-2010年男男性传播病例构成比从1.5%增长到10.8%,是增长最快的传播途径.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男男性传播HIV/AIDS病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5~29岁为主(54.6%)、文化程度较高(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69.8%)、未婚为主(64.8%)、干部/教师/医生离退休人员(14.3%)及学生(7.9%)等职业占相当高的比例、流动性强(流动人口占36.2%)、城市为主(城市人口占72.6%)、专题调查(26.7%)及无偿献血(6.4%)检出比例较高.地区分布差异大,主要分布在北京、四川、广东、重庆、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哨点监测系统显示,2006-2010年中国MSM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为3.4%,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中位数)为73.2%.结论2006-2010年中国男男性传播艾滋病报告病例构成比增长快速,哨点监测发现MSM感染率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表明MSM艾滋病流行严重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15~29岁青年学生及无偿献血人员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性别比特征。  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诊断发现、诊断年龄≥50岁且经异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分析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男女性别比差异。  结果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由2015年29 765例增至2019年60 591例,其中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比由2015年12.7%减少至2019年10.6%,商业性伴及非商业临时性伴构成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分别为46.0%、39.5%。 随诊断年龄增加,报告病例性别比由50~59岁组1.8增加至60~69岁组2.5、≥70岁组6.8。 分不同感染方式,经商业性伴感染病例和经非商业临时性伴感染者的性别比分别由50~59岁组的10.4和1.1增至≥70岁组的58.7(Z=38.31,P<0.001)和3.4(Z=51.49,P<0.001),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性别比稳定于0.2~0.4。  结论   我国报告≥50岁异性传播HIV/AIDS中不同诊断年龄、感染方式的性别比存在差异。 需扩大高风险人群检测、治疗及综合行为干预工作,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探索≥50岁人群HIV传播链,提高病例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天津、河北地区血站实验室2018年的HBsAg ELISA检测不合格率情况,探究可能影响各实验室HBsAg检测不合格率的因素,为实现各地区血站实验室同质化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问卷填报的形式,收集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各月的HBsAg ELISA检测相关质量监控指标,在各实验室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的HBsAg ELISA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种HBsAg ELISA试剂的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使用相同试剂的不同实验室间HBsAg检测不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进口+国产试剂组合的4个实验室不同试剂间检测不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国产+国产试剂组合的实验室中有54.5%(6/11)的实验室不同试剂间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北京、天津、河北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的HBsAg ELISA检测不合格结果中单试剂不合格占比分布在20%—80%间,各实验室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